close

Bartok_12_1902.jpg  

 

貝拉•維克托•亞諾什•巴托克(Béla Viktor János Bartók)於1881325日生於匈牙利的的小鎮納吉森米克羅斯(Nagyszentmiklós, 今羅馬尼亞境內),父親是一位農業學校的校長,但是在音樂方面卻很有天賦,不僅能彈奏鋼琴,還學習大提琴以組織業餘的樂團,並且創作一些舞曲。可惜的是在巴爾托克8歲時父親便過世,留下母親寶拉‧佛伊(Paula Voit)獨自挑起教養的責任。

 

寶拉一位技巧紮實的業餘鋼琴家兼音樂教師,在母親的啟蒙與教導下,巴爾托克打下了深厚的音樂根基。父親去世後,母親為了生活,只好舉家四處遷徙。1894年寶拉於波茲左尼Pozsony找到一份教職後,家庭才脫離漂泊不定的生活,巴爾托克也得以向艾科爾(László Erkel)學習鋼琴及和聲學,持續到1896年。巴爾托克後來曾自述因為艾科爾的教導,使他在18歲前已相當瞭解巴赫及華格納的音樂。

 

巴爾托克的公開演奏始於189251日,年僅11歲的他首次在匈牙利的納吉斯宙羅斯(Nagyszöllös)舉行的慈善音樂會裡彈奏貝多芬《華德斯坦》奏鳴曲的第一樂章。

 

 

 Bartok_21_1886.jpg  

在艱困的環境下成長的巴爾托克,從小就體弱多病,但瘦小的身形卻散發出一股不凡的氣質,炯炯有神的雙眼令人印象深刻。但因巴爾托克年幼時期很少有機會與外界接觸,因此內心的孤獨與寂寞也造成了他日後拘謹、沈默的性格。

 

1898年巴爾托克得到維也納音樂院的入學許可,但是他卻決定進入李斯特音樂學院(亦即布達佩斯皇家音樂學院)學習鋼琴和作曲。對巴爾托克而言,這是人生中最重大的一個決定,畢竟當年維也納音樂院是全歐洲所有音樂學生夢寐以求的學府,但巴爾托克即使榮獲國王基金的獎學金,卻憑著一股強烈的民族自尊心,還是毅然選擇布達佩斯音樂院。這個決定一度令母親非常失望且無法諒解,但他還是堅持到底。

 

進入布達佩斯音樂學院後,巴爾托克跟隨李斯特的學生托曼(István Thomán)學習鋼琴,一直到1903年畢業。據稱當年托曼跟隨李斯特上課時,只要彈奏的很好,李斯特便親吻他的前額加以讚揚。因此當巴爾托克有優異的彈奏表現時,托曼亦會如法來吻他的額頭,並告訴他這個吻,來自於李斯特。在音樂學院期間,巴爾托克亦隨寇斯勒(Hans Koessler)學習作曲,卻因為作品未得批評,以至於他從1900年到1902年間,並無任何獨創作品出現。

 

 

 Bartok_02.jpg  

在學期間,巴爾托克也有機會初步認識華格納與史特勞斯的音樂。當理察-史特勞斯的《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於1902年在布達佩斯首演時,巴爾托克也得到理察-史特勞斯的接見。這次會面對他的音樂發展有頗大的影響,巴爾托克於1903年所寫的交響詩《科蘇特》(Kossuth),就是以理察-史特勞斯的理論和李斯特的主題變奏法為基礎,所譜寫出的描繪性音樂。《科蘇特》後於1904年分別在布達佩斯和曼徹斯特首演。

1905年,巴爾托克前往巴黎,同時參加魯賓斯坦大賽 (Prix Rubinstein) 的鋼琴獎項及作曲獎項等兩項比賽雙重身分,均獲得第二名。巴爾托克對於在此次鋼琴比賽中,輸給德國鋼琴家巴克豪斯(Wilhelm Bachhaus)並不難過,但對於作曲比賽輸給一位名不見經傳的義大利人布盧諾里(Attilio Brugnoli)卻感到心中難平。他寫信給母親道,評審竟然會看不出他的作品比較優秀,真是可恥,一旦收到獎狀,他一定會立即退還給大會。巴爾托克因為此次比賽未獲首獎而沮喪,暫時告別比賽舞台。後來一直到1911年,巴爾托克才鼓起勇氣捲土重來再度參加比賽,這次他以《藍鬍子公爵的城堡》( A Kekszakallu Herceg Vara, Duke Bluebeard’s Castle)參加匈牙利歌劇大賽,結果卻被以音樂無法演奏為由,慘遭淘汰。

 

 Bartok_27_1901.jpg  

★☆★☆★☆

巴爾托克《第二號小提琴協奏曲》
Bartok :
Violin Concerto No. 2, BB 117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urstring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