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雷曼被公認為18世紀中葉的權威作曲家之一,生前更是影響力超群的音樂家。他是個幾乎完全靠自學而獲得傑出成就的作曲家,這在音樂史上是相當罕見的。他也是一位極多產的作曲家,從體裁來看也是範圍異度寬廣,畢生所寫下的作品涵蓋歌劇、清唱劇、神劇以及器樂曲,可以說什麼都能寫,而且他的本事在於,什麼都寫得好。若是以數量來比較,他的好友巴哈共有一千多首作品,泰雷曼則是寫了六千多首,直到今日還有許多手稿存放在歐洲各地的圖書館中。
從創作技巧來說,泰雷曼精通複調,又能吸收波蘭、摩拉維亞、法國和義大利等多種民族音樂的精華,並運用於主調音樂,其晚年作品已具有新興的華麗風格。羅曼‧羅蘭認為泰雷曼的音樂為巴洛克後期的歐洲帶來一股清新的空氣。而韓德爾也盛讚泰雷曼,說他要寫一首八個聲部的經文歌,就如同別人寫一封信那樣輕鬆。
和巴哈不同的是,泰雷曼的音樂相對來說宗教含意較少,富有更多世俗的味道,他的曲調流暢甘美,結構清晰明快,一掃繁瑣晦澀之風,乃是連結巴洛克晚期與新興古典樂派間過渡期的重要人物。同時,他也是音樂理論的權威和音樂教育家。長期擔任漢堡音樂總監,他使市民音樂生活面貌煥然一新,利用各種形式的音樂會,使教會音樂也能在世俗音樂會中演出,打破過去宗教音樂難以步出教堂的侷限,加上廣印樂譜,以優惠的價格提供給普羅大眾,都積極促成了音樂的普及化。因此,泰雷曼對近代德國音樂的發展,可說功不可沒。
泰雷曼手稿
泰雷曼尼生平年表 |
|
1681年 |
3月14日出生於德國的馬格德堡 |
1685年 |
父親去世,此後由母親獨自養育成人 |
1691年 |
在學了兩週鍵盤樂器後,開始自我摸索學會各項樂器 |
1693年 |
完成首部歌劇Sigismundus |
1694年 |
母親阻撓音樂學習,被送至薩克森勒爾菲德繼續學業 |
1697年 |
轉往希德夏姆一所名校繼續就讀 |
1701年 |
於哈勒初識韓德爾 |
1702年 |
成為萊比錫布魯爾歌劇院音樂總監 |
1704年 |
出任索勞的艾德曼二世侯爵之宮廷樂團指揮 |
1706年 |
因大北方戰爭爆發而離開索勞 |
1707年 |
造訪巴黎,後前往薩克斯-埃森納赫為約翰‧威廉公爵服務 |
1709年 |
回索勞迎娶雅蔓妮‧愛柏林為妻 |
1711年 |
女兒出生,妻子雅蔓妮則因難產亡故 |
1712年 |
就任法蘭克福音樂總監與巴芙瑟大教堂指揮 |
1714年 |
迎娶第二任妻子瑪麗亞‧凱薩琳娜‧泰絲陶 |
1715年 |
開始有系統地將自己的作品印刷出版 |
1714年 |
兼任埃森納赫宮廷樂團的指揮 |
1721年 |
移居漢堡,同時出任當地五所大教堂的音樂總監 |
1722年 |
獲選為萊比錫的音樂總監兼聖湯瑪士教堂樂團指揮,但未允就任 |
1723年 |
兼任拜魯特宮廷的樂長 |
1725年 |
開始積極策畫出版自己的音樂選輯 |
1736年 |
妻子瑪麗亞‧凱薩琳娜因婚外情離家出走八年的時間 |
1737年 |
向漢堡當局請假前往巴黎,對抗海盜出版物 |
1755年 |
長子安德烈去世,養育孫子葛洛格學習音樂以繼承衣缽 |
1767年 |
6月25日傍晚以86歲高齡去世 |
☆★☆★☆★
泰雷曼《D大調弦樂協奏曲》
Telemann : Sinfonia Spirituosa in D major
泰雷曼《D大調古大提琴組曲》
Telemann : Suite en Re majeur pour viole de gambe et cordes
泰雷曼《宴席音樂序曲》
Telemann: Tafelmusik - Ouver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