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士‧史博(Louis Spohr)於1784年4月5日在德國中部的布勞恩斯魏克公國(Duchy of
Brunswick-Wolfenbüttel)之城市布勞恩斯魏克(Braunschweig)誕生,兩年後隨雙親搬家到席森(Seesen)。從小家裡就充滿音樂氣氛,父親卡爾‧史博(Karl Heinrich Spohr)對長笛吹奏頗有心得,母親茱莉安娜‧漢克(Juliane Ernestine Luise Henke)更是一位具有天分的歌唱家與鋼琴演奏家。因此路易士自幼耳濡目染,對音樂演奏也極有興趣。
不過,發現小史博的音樂天才並加以啟發的,是他的小提琴老師杜弗爾(Dufour)。杜佛爾從史博幼時就負責教導他小提琴演奏,並在1790年左右就嘗試讓史博首度進行作曲。當這位老師發現他的弟子擁有非凡的音樂才氣時,便敦促史博的雙親,將小孩送往布勞恩斯魏克去接受更高的音樂教育。
1799年時,史博原本計畫到漢堡展開一次巡迴演奏,但因為計畫不週而宣告失利,導致他不得不向布勞恩斯魏克的卡爾‧威廉‧斐迪南大公(Duke Karl Wilhelm Ferdinand)尋求經濟資助。應邀到宮廷演奏的史博,展現傑出的演奏技藝,讓斐迪南大公備加欣賞,立即網羅這位年僅15歲的小提琴家,成為他宮廷室內樂團的樂師。
3年後,18歲的史博在音樂的表現上越發突出,斐迪南大公意識到這位年輕的音樂家需要更多方面的栽培,出於愛才惜才的心境,也樂於穿針引線,經過多次協調,史博成為小提琴家佛蘭茲‧安東‧艾克(Franz Anton Eck)的入室弟子,並且立即追隨艾克展開長達一年的巡迴演奏之行,遠赴當時俄國首都聖彼得堡。也就在這段期間,史博不但從艾克身上學到更精湛的小提琴演奏技巧,也更加努力學習樂理知識,完成了他的第一部作品《小提琴協奏曲》(Violin Concerto, op.1)以及小提琴二重奏等作品,他也成為艾克最優秀的弟子。
當史博返回故鄉,斐迪南大公特別恩准他前往德國北部展開一次巡迴演奏,當1804年12月於萊比錫舉行的音樂會一結束,當時具有重大影響力的音樂評論者羅萊德里希‧羅契里茲(Friedrich Rochlitz)對史博的演出驚為天人,立即發表樂評----不僅是對史博的小提演奏,也對他的《D小調小提琴協奏曲》(Violin Concerto in D minor, op.1)同表讚嘆。在羅契里茲登高一呼後,年輕的史博,馬上成為整個德語世界的音樂明星。
★☆★☆★☆
史博:《小提琴協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