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家財萬貫難免有些自負與自大傾向的孔德,在發現葛拉納多斯這個渾然天成的音樂瑰寶之後,宣布願意無條件贊助他更上層樓,但條件是葛拉納多斯必須前往巴黎學習。因為在孔德的心目中,如果學習音樂不能到當時的文藝創新中樞巴黎去,那麼一切都白費功夫。在孔德敦促以及資助在巴黎生活與教育的所有費用下,葛拉納多斯就這樣到達巴黎。
不料抵達巴黎不久,卻出現了意外,因為葛拉納多斯染上傷寒。在接受醫療休養的三個月期間,雖然他無法如預期般立即至巴黎音樂學院學習,但他暫時改上夏勒(Schaller)的私人音樂課。由於這個轉變,似乎讓葛拉納多斯體會出音樂生涯是一條漫長的道路,不太可能一鳴驚人,必須要更加努力準備,作長遠的打算。
與葛拉納多斯同時在巴黎的,還有當年在「普約爾學院」的同窗,後來成為大鋼琴家的理查‧威內斯(Ricard Viñes)。兩個同學在科隆西班牙飯店(Hotel of Cologne and Spain)長期住居時,共用一間房間。另一個在這個時期與他們友好的傢伙就是馬拉茲,也是「普約爾學院」的同學。他們三人一起學習,共同歡樂,做所有青年人會做的事,在巴黎度過快樂幸福的年輕時光。
當音樂學院在沙列愛德大廈(Salle Erard,一棟毗鄰維多利亞廣場和證券交易所,建於巴黎第二街區的18世紀古建築)舉辦學生音樂會時,葛拉納多斯與威內斯攜手合作演出鋼琴二重奏,這是他們在巴黎第一次公開演出,曲目包括蕭邦、舒曼、葛利格與比才等大師的作品,令觀眾印象深刻。縱然每天都必須耗費大部分時間在學習上,但他們從不忘記讓自己投身於音樂會與歌劇院中欣賞音樂,甚至騎著租來的自行車穿越巴黎鬧區,飽覽花都風光。
葛拉納多斯同時也愛好繪畫,每當週末,他會到佛蘭西斯‧米拉雷斯(Francesc Miralles)住的房子裡一起用餐,米拉雷斯也來自葛拉納多斯童年住處附近地區的好友,他們一起探究繪畫的種種。這些慵懶的午後,在往後的日子裡成為難忘的記憶,甚至也成為葛拉納多斯日後重要的音樂素材。
巴黎好時光在1889年7月劃下句點。葛拉納多斯在巴黎時期,肯定學會了所有必須的音樂知識,充分完備個人特質,讓他得以突破重重限制,使自己偉大的創作在最大範圍得到公眾的肯定。當他回到巴塞隆納之際,葛拉納多斯不但已是個大鋼琴家,也稱得上是一位知名的作曲家了。
回到西班牙,葛拉納多斯於1890年4月19日在抒情劇院(Teatro Lírico)舉辦音樂會,這是他在巴塞隆納一系列重要音樂會的第一場。然後,他開始在加泰隆尼亞以及馬德里等幾個城市的巡迴演出。然而不久之後,他遇上人生的重大轉折。一個小實業家的閨女愛瑪帕‧羅伯拉(Empar Gal Llobera)闖進葛拉納多斯的心靈與生命中。在愛情的滋潤下,他立刻下定決心娶愛瑪帕為妻。兩人於1893年6月在巴塞隆納的梅西酒店(Església de la Mercè)結婚後,7月間第一個小孩就出生了,他們為小嬰兒取名愛德華(Eduard),以紀念葛拉納多斯的恩人----孔德先生。這對夫妻後來接續有更多孩子:索利塔(Solita),安瑞科(Enric),維克托(Víctor),納塔利婭(Natàlia)和帕基托(Paquito)----最後一個於1901年出生。這一大家族的成員,都是葛拉納多斯畢生所深愛的對象。
婚後,緊跟著葛拉納多斯的,除了他的音樂職業生涯,還有他的家庭生活。當然還有許多友人,與葛拉納多斯一家親近的,除了老恩人孔德家族,還有麥洛(Mirós)、皮桑耶(Pi i Sunyers)與安德魯(Andreu)等家族。安德魯的幾個女兒卡蜜(Carme)、曼朵尼娜(Madronita)、帕吉蒂(Paquita)也都是鋼琴天才學生。出於愛家,葛拉納多斯將大部分的時間都獻給了家庭,以及作曲,結果導致有很長一段時間,都沒能再出現於音樂會上演出。
葛拉納多斯與愛瑪帕
1895年11月,葛拉納多斯終於重返公眾舞台,這次復出是為了演出了老友阿爾班尼士的《西班牙狂想曲》(Spanish Rhapsody)。出席這場音樂會的知名人士可謂冠蓋雲集,難以盡數,阿爾班尼士本人當然也在場聆聽,並且極為滿意好友的表現。這次的演出獲得各界一致讚賞,重新喚起公眾的記憶,再次奠定了葛拉納多斯鋼琴演奏大師的地位。也因為如此,當比利時小提琴家馬修‧克里克布恩(Mathieu Crickboom)於1896年和1897年登台演出奏鳴曲時,他第一個想到的合作不二人選,正是葛拉納多斯。而且克里克布恩在創辦以自己為名的四重奏團體時,也立刻優先邀請葛拉納多斯加入成為團員。
為了進一步弘揚音樂理念,葛拉納多斯於1899年創了立古典音樂會協會(Society of Classical Concerts)。激昂的音樂活動讓他整整忙了一季,讓他忙碌無比。也就在這一年,葛拉納多斯也取得馬德里音樂學院教授的資格。
★☆★☆★☆
葛拉納多斯《詩化圓舞曲》
Granados : Valses Poéticos Op. 10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