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尊稱為有史以來最棒的小提琴家之一的安奈斯可,同時也是傑出的鋼琴家、指揮家、作曲家與音樂教師。但是對他自己來說,最不想聽到的就是讚嘆他的小提琴技藝如何地驚人,而且也不喜歡總是在舞台上以演奏小提琴出現。他最高興的,莫過於被稱為作曲家,並且也確實曾創作出多部令人聞知難忘的優美作品。不過,很遺憾的是,後來除了在羅馬尼亞,這些作品在其他地方鮮少被公開演出。
無論在小提琴演奏或作曲方面,安奈斯可從不墨守成規,對於學院派深痛惡絕,認為謹遵巴洛克式華麗裝飾風格的創作方法是讓音樂家綁手綑腳的緊箍咒,作曲家們最應當做的,是奮發努力,寫出心中想寫和自己願意演奏的作品,淋漓盡致地發揮,而非在教條下逐漸枯萎而歿。因此,安奈斯可時時以吉普賽般的風貌,飛舞著一頭黑髮,忘情的在舞台上演奏,爆發出自由自在的熱情,這也是讓他能在美國廣受歡迎的原因之一吧。
安奈斯可生平年表 |
|
1881年 |
8月19日出生於羅馬尼亞的列文尼-維納夫 |
1885年 |
開始學琴 |
1886年 |
開始學習作曲 |
1888年 |
進入維也納音樂學院就讀 |
1892年 |
初次在納也納登臺演出 |
1894年 |
在布達佩斯舉行首次的個人演奏會 |
1897年 |
完成《第一小提琴奏鳴曲》 |
1898年 |
完成《第一大提琴奏鳴曲》 |
1899年 |
獲巴黎音樂學院小提琴演奏首獎 |
1902年 |
於柏林小提琴舉行個場演出 完成《第一羅馬尼亞狂想曲》與《第二羅馬尼亞狂想曲》 |
1903年 |
獲羅馬尼亞女王任命為宮廷首席小提琴家 |
1912年 |
創設年度大獎表揚羅馬尼亞作曲家 |
1917年 |
創辦喬治‧安奈斯可交響音樂會推廣音樂 |
1923年 |
與費城交響樂團合作於紐約盛大演出 |
1935年 |
完成《第二大提琴協奏曲》 |
1936年 |
出任紐約愛樂管弦樂團的常任指揮 |
1939年 |
應邀於紐約世界博覽會演出 |
1940年 |
完成小提琴/鋼琴作品《兒時印象》 |
1945年 |
戰後於布加勒斯特恢復音樂會演出 |
1946年 |
前往莫斯科演出 |
1949年 |
最後一次前往美國 |
1950年 |
與紐約愛樂合作開始進行告別演出季 |
1953年 |
回學院短期任教 |
1954年 |
5月4日於巴黎去世,享年73歲 |
☆★☆★☆★
安奈斯可演奏科賴里 《小提琴奏鳴曲》實況錄音
George Enescu plays Corelli Sonata
曼紐因與安奈斯可合奏《雙小提琴協奏曲》實況錄音
Yehudi Menuhin and George Enescu play Ba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