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舒伯特短暫的一生中,留下了大量體裁豐富的音樂作品,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他的歌曲、交響樂、室內樂和鋼琴小品。作品總數多達一千二百曲之多,其中約六百五十曲是藝術歌曲。
舒伯特的歌曲,因為能和詩詞完美的結合,所以不論是旋律、和聲、速度、強弱或曲式,都能和詩的內容與風格緊密連結在一起,但是歌曲的旋律也不會被詩所牽絆而失去韻律感,這是相當難以達到的境界。像舒伯特的歌曲那樣,能微妙地表達出戲劇的氣氛與豐富的詩意的歌曲,無論在他之前或之後,可說少有人能再超越了。
就創作歷程來說,壽命不長,閱歷也很難說豐富的舒伯特,他的題材多是以個人的感情為主題,從中表現出社會給人們所造成的苦難。在他的一些作品中,體現了個人在失望與希望,黑暗與光明之間的徘徊。同時,還有許多表現出人類的豐富的精神生活體驗的題材。在他的作品中,普通人的快樂和大自然的生活與流浪、孤獨、痛苦及漂泊的浪漫形象都互相交替著出現。因此他的作品具有廣泛的普羅性格,把民間音樂的素材與古典音樂體裁形式互相緊密結合。舒伯特的和聲也具有很高的邏輯性,他充分運用大小調和各種三度調性對比以主等音轉調等手法,呈現的方法也極具變化。同時,通過調性、音區、和聲上的色彩變化,刻畫舉體的音樂形象,也能充芬表達出個人心理狀態的起伏,可說具有典型的浪漫派音樂風格。所以,在舒伯特的音樂中擁有絕妙的抒情性,這也讓李斯特稱讚舒伯特為「前所未有最富詩意的音樂家。」
舒伯特生平年表 |
|
1797年 |
1月31日出生於維也納近郊的里希典塔爾 |
1802年 |
父親開始教導音樂與演奏 |
1804年 |
從教堂樂長麥可‧霍爾澤學習音樂 |
1808年 |
通過考試進入康維特皇家學校 |
1810年 |
13歲,開始寫作器樂曲 |
1812年 |
15歲,譜成最早的一首序曲 |
1813年 |
16歲,完成了第一號交響曲 |
1814年 |
完成第一部歌劇Des Teufels Lustschloss和第一部彌撒曲 |
1815年 |
完成第二號交響曲與第三號交響曲,146首歌曲及其它作品 |
1816年 |
完成第四號與第五號交響曲 |
1818年 |
辭去學校工作,全心進行音樂創作 |
1820年 |
歌劇《孿生兄弟》和《神奇的豎琴》被搬上卡特內羅劇院舞台公演 |
1821年 |
舒伯特的第一部歌曲集在朋友集資幫忙下自行出版 |
1822年 |
在出版商迪亞貝利引領下去拜見貝多芬,但未交談 |
1823年 |
完成由繆勒的詩歌所譜寫創作的20首聯篇歌曲集《美麗的磨坊女》 |
1824年 |
再度應聘請前往匈牙利埃斯特哈基公爵的府邸任教 |
1825年 |
六家出版商將其新舊作品共106曲同時發行 |
1827年 |
完成了聯篇歌曲集《冬之旅》 在貝多芬約見下第二次前去拜訪貝多芬,並在貝多芬喪禮中執紼 |
1828年 |
3月26日維也納音樂協會為舒伯特舉辦一場專場音樂會 |
☆★☆★☆★
Schubert à Tautavel avec le Trio Capuçon
Schubert Impromptu op. 142 No.3 B flat major
Schubert Impromptu Op. 90 No. 2
關於舒伯特的生平創作與趣聞,本部落格曾有許多次的介紹,歡迎各位回顧欣賞囉:
舒伯特軍隊進行曲
http://blog.sina.com.tw/ourstrings/article.php?pbgid=29976&entryid=580436
舒伯特的《野玫瑰》
http://blog.sina.com.tw/ourstrings/article.php?pbgid=29976&entryid=580696
舒伯特的《魔王》
http://blog.sina.com.tw/ourstrings/article.php?pbgid=29976&entryid=580778
舒伯特的《菩提樹》
http://blog.sina.com.tw/ourstrings/article.php?pbgid=29976&entryid=580902
舒伯特的《鱒魚》
http://blog.sina.com.tw/ourstrings/article.php?pbgid=29976&entryid=581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