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爾達什(Czardas)舞曲也稱恰爾達什( Csardas)舞曲,是19世紀中葉的一種在匈牙利廣為流行的民間舞蹈,後來隨著奧匈帝國的勢力流傳到各地,在斯洛伐克、斯洛凡尼亞、克羅埃西亞、摩拉維亞與白俄羅斯都廣受歡迎。而查爾達什最早則可再溯源自18世紀一種稱為弗邦科什(Verbunkos)的舞蹈,據稱是匈牙利軍隊用來招募新兵時的舞蹈。



查爾達什主要由兩部分組成,前半部分叫「拉紹」(Lassau),意思是緩慢,2/4或4/8拍子,它主要是男子獨舞時出場的音樂,速度徐緩而富於歌唱性;後半部分則叫「弗里斯」(Friss),意思是新鮮,2/4拍,這一段的舞曲節奏鮮明,速度迅疾而氣氛熱烈,用來伴奏男女雙人舞。



                                 查爾達什舞蹈演出實況

查爾達什舞曲曾被許多作曲家運用於不同形式的樂曲中,如匈牙利作曲家李斯特的《第二號匈牙利狂想曲》就用了這一種舞蹈素材;又如法國作曲家德里布的芭蕾舞劇《葛蓓莉婭》裡的一段《查爾達什舞曲》也很有名。其他作曲家還包括約翰‧史特勞斯,薩拉沙泰,以及柴可夫斯基等人。

不過,布拉姆斯所編寫的《匈牙利舞曲》,則是運用這種一體裁最突出、最有名的樂曲之一。但由於《匈牙利舞曲》淵源自查爾達什舞曲的即興性,因此不同的指揮家、演奏家們對此曲通常有不一樣的詮釋方法,最明顯的就是在演奏速度上有所不同。

此外,還有一首就直接取名為《查爾達什》的樂曲,則是義大利小提琴家兼作曲家蒙蒂的最著名的兩首小提琴曲之一(另一首為《愛的晨曲》,Aubade d’amour),後曾被改編為手風琴等各種樂器的獨奏曲和合奏曲,常見的有長笛、小號、單簧管的獨奏曲版本,甚至還有口哨演奏的版本,流傳十分廣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urstring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