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奧格‧菲利浦‧泰雷曼(Georg Philipp Telemann)於1681年3月14日出生於德國的馬格德堡(Magdeburg)--也就是布蘭登堡普魯士的馬格德堡公爵(Duchy of Magdeburg)領地的首府。他出身中產階級家庭,家族中除曾祖父曾於16世紀末擔任過哈博斯塔特(Halberstadt)的合唱指揮外,幾乎沒有其他人從事音樂領域方面的工作。父親海因里希(Heinrich Telemann)是教堂的執事,母親瑪莉亞(Maria Haltmeier)則是牧師的女兒。
雖然家中成員少與音樂有關,但泰雷曼成名之後曾宣稱自己的音樂天分其實來自母親那邊的血統,因為她有位姪兒佛萊特里希(Joachim Friedrich)曾擔任弗登(Verden)地方的音樂指揮。即使如此,但泰雷曼的母親並不想讓他走上音樂的專業道路。畢竟泰雷曼的父親在他4歲時就不幸故世,負起養育孩子們的重任就落在寡母身上,對兒女的期許自然更為深切。
泰雷曼出生地馬格德堡
泰雷曼在音樂上完全是靠自學摸索而得。大約10歲時,在故鄉當地某位風琴手教導下學了兩個星期的鍵盤樂器,雖然初次接觸音樂,卻很快就顯露出這方面的優異才華,在沒有人教學的情況下,泰雷曼自己學會了小提琴、笛等多項樂器,到了12歲時就寫完首部歌劇Sigismundus。不過他的音樂天才越勃發,母親的擔憂就更甚。深怕泰雷曼走上音樂發展不歸路的母親,終於將他的樂器全部沒收,並且在1694年初將他送到位於下薩克森勒爾菲德(Zellerfeld)的學校去繼續學業。
沒想到人算不如天算,這所學校的校長卡拉佛爾(Caspar Calvoer)是個音樂痴迷者,在發現泰雷曼的音樂天分後極為鼓勵,提供他更多音樂方面的理論與知識。因此泰雷曼反而在學校中怡然自得的在音樂領域漫遊,繼續自我學習和創作,並學會更多不同的樂器,包括雙簧管、蘆笛、低音提琴、伸縮號等。他也傾全力攻讀名家的總譜,分析曲式、和聲,領悟更多的作曲原理。並且不時提供作品給當地的教堂唱詩班與鎮上的樂手們演奏。
1697年,泰雷曼離開勒爾菲德,轉往希德夏姆(Hildesheim)一所名校繼續就讀。很幸運的是,校長竟然也是個音樂迷,他的音樂才華已經為校長所熟知,不但支持他在音樂上的學習,還私下託請他幫忙作曲。獲得資助的泰雷曼,常有機會在課餘時間前去漢諾威和伯恩斯維克等地,去欣賞並學習音樂名家的演奏,接觸了很多新興的音樂風尚,諸如卡達樂(Antonio Caldara)、科雷利(Arcangelo Corelli)與羅森穆勒(Johann Rosenmuller)等作曲家,都對泰雷曼初期的音樂創作都有或多或少的影響。當然泰雷曼也沒有鬆懈的繼續自學更多樂器,包括長笛、古大提琴、單簧管和低音長號等。除了在音樂上的傑出表現外,泰雷曼在其它功課上也極為優秀,最後以極優異的成績從這所學校畢業,獲得萊比錫大學的入學許可,於1701年進校攻讀法律學位。
☆★☆★☆★
泰雷曼《D大調小號協奏曲》
Telemann's Trumpet Concerto in D major
築樂公告
古典音樂很優美,卻總讓人有種若即若離的感受。其實古典音樂並不艱澀,古典音樂也不遙遠,古典音樂一直都在你我之間,為我們表情達意,細訴衷曲。讓古典音樂生活化與在地化,向來是築樂集室內樂團積極努力的目標,為此,本部落格拋開學院派的矜持,揭開古典音樂神秘的面紗,讓大家有機會從不同的面向了解古典音樂,進而喜愛古典音樂,由此激起內心的渴望,一起來探索更美麗更美好的生活。。。。(^_^)
- Mar 17 Sat 2012 17:49
★音月星★泰雷曼Telemann (1)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禁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