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亮妃老師學生音樂會2009演出精選之2
【更詳細的曲目解說,請按繼續閱讀】
本曲是法國作曲家馬斯奈1894年的作品,為三幕歌劇《泰伊斯》(Thais)第二幕中第一場景轉第二場景時的間奏曲,由於旋律優美,和聲清澈純潔而受到樂友們的喜愛,因此常被選為單獨演出的小提琴曲目。
歌劇《泰伊斯》取材自法國作家佛朗士(Anatole France, 1844-1924)的同名小說,於1894年在巴黎首度演出。劇情描述在亞歷山大城中,有位美貌豔麗絕倫的名妓泰伊斯,鎮日尋歡作樂,過著豪奢的荒誕生活。年輕的修道士亞塔納爾見此,決心挽救她不斷沈淪的靈魂。經過亞塔納爾以教義不斷的勸說,泰伊斯終於體會到自己的罪惡,因此拋棄紅塵俗事,皈依上帝,並隨亞塔納爾遁入荒野間的修道院。然而,亞塔納爾與泰伊斯分開之際,竟發現自己已深深愛上泰伊斯,導致無邊的苦痛纏身而無法自拔。經過數年後,驚聞泰伊斯病危,亞塔納爾趕往探視,並終於說出自己對她的愛慕與思念,並且勸她重尋人間的歡樂。不過為時已晚,泰伊斯面對冥冥之中隱現的天使,遙指天際溘然長逝。
這首暝想曲為行板,D大調,4/4拍,採三段體。出現在歌劇第二幕第一場結束前,亞塔納爾勸告泰伊斯應該儘快擺脫花天酒地的荒唐生活,並告訴她,將在她的家門口等待她直到天明。最後泰伊斯終於接受亞塔納爾的奉勸,從心間升起尋求安寧的出世意願。
整首樂曲的第一主題清幽舒緩、寧靜祥和,帶有濃厚的冥想氣氛。彷彿在山間繚繞漂浮的雲朵,忽暗忽明,忽濃忽淡,讓人不由得陷入沈思與自心的關照。由第一主題轉為第二主題時,剎那間旋律也轉為激動不安,如同泰伊斯追悔往日的荒誕不經,並且在痛苦難安中祈禱。在一陣如風的旋律後,樂曲再現帶有冥想色彩的第一主題,最終在小提琴悠長的泛音中輕輕結束,就像是一屢思緒淡淡地消逝在無邊無際的飄渺夜空之中。
鎮豪以如此年紀,在演出這首意境悠長的樂曲時,跨越年齡的限制,技巧熟練,行止穩健,絲毫未顯生澀,確實讓人眼睛為之一亮,情不自禁地給他最大的掌聲和鼓勵。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