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Dvorak_painting_03  

 

1865年開始,除了在國家劇院的音樂演出工作外,德弗札克也利用空檔去當家庭音樂教師賺取外快。他其中兩位學生是布拉格金飾商傑馬可瓦(Čermáková)的女兒,不久他愛上了在劇院擔任演員的姊姊約瑟芬(Josefína Čermáková),可惜落花有意,流水無情,屢遭約瑟芬拒絕,最後約瑟芬嫁他人為婦。德弗札克的傷心成為創作的泉源,讓他寫成了《絲柏歌曲集》(Cypress Trees)。

過了幾年之後,德弗札克轉移注意力,又與剛出道的女低音歌手妹妹安娜(Anna Čermáková)親近,雖然兩人情投意合,但他結婚的請求卻遭到安娜雙親的反對,原因是德弗札克實在太窮了。直到1873年他發表了新作《白山的繼承者》(The Heirs of the
White Mountain
)的清唱劇大獲好評之後,安娜的雙親讚嘆他的才華才點頭同意。就在這一年秋天的1117,兩位有情人終成眷屬,締結連理,當時安娜年僅18歲。他們一共育有九個孩子(其中三名夭折)。

德弗札克與安娜
Dvorak_Wife Anna_London_1886  


《白山的繼承者》於18733月間在布拉格首演,由史麥塔納親自指揮。雖然作品並不算太傑出,但由於這齣清唱劇採用哈雷克的愛國詩作為歌詞,激發了捷克人的民族情操,成為當時捷克家喻戶曉的名作,各界也給予大力喝采。在自己作品終於登上國家劇院的舞台後,讓德弗札克得到至高的安慰與鼓勵。

其實,德弗札克從幾年前就開始認真創作了,為了專心一致,他於18717月辭掉樂團演出工作,只為了有更多時間作曲。1870年時他已寫成第一部歌劇《阿爾弗雷德》(德語劇作),惟此劇在他生前都不曾獲得公演的機會,因此可看成是他的試作品。第一部真正讓觀眾接受的作品是歌劇《國王與燒炭工》(捷克語劇本),只是此劇的發展並不盡如人意,1873年國家劇院已經開始排演,但是後來卻不得不中斷,原因是這部歌劇被認為太艱難而不可能演唱。為此,德弗札克將全劇重新審視改寫,完全拋棄了新德國音樂學派那一套固定的作曲方式。拜《白山的繼承者》成功之賜,《國王與燒炭工》很快就得到演出機會,於1874年首演,結果也大受歡迎而成功。

結婚之後,為了讓家中老小生活無虞,德弗札克從1874年開始到私立音樂學校兼差授課,另又獲得聖亞伯特教堂(St Adalbert Church)聘任為管風琴師兼詩班長的專職工作,儘管年薪只有區區126鎊,這個職位他一直保有至1877年為止。

德弗札克的名聲逐漸於布拉格樂壇發光發亮,同時其聲望也開始遠播到全歐洲。那時,奧地利教育部為了發掘清貧的青年天才音樂家,每年懸賞獎金400鎊,以鼓勵資優音樂家專職創作。德弗札克知道這個消息後,極為興奮,在取得市政府的貧困證明後,他送出三首作品參賽。18752月,德佛札克首次獲得這份獎金,不僅抒解他部分的經濟壓力,也是對他音樂成就的認可。

Dvorak_painting_15  


為此德佛札克的信心大增,精神更為振作,許多佳作陸續從他筆下寫出。一直到1877年,德弗札克連續三年參加奧地利政府音樂獎金競賽,他的作品得到評判翰斯萊克(Eduard Hanslick)和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的賞識,結果三年都獲得獎金鼓勵。

在布拉姆斯建議下,德弗札克同意讓作品公開印行,布拉姆斯並且透過個人關係,介紹德弗札克給柏林出版家辛羅克(Fritz Simrock),由旗下的吉姆洛克出版社為他發行《莫拉維亞二重奏》(Moravian Duets)與《斯拉夫舞曲》(Slavonic Dances)。作品出版後,柏林音樂評論家一致好評,德國報刊的樂評一面倒地叫好。直到目前仍常被廣泛引用的例子是評論家路易‧埃爾伯特對他的評價:「最終,這裡出現了一個百分百的天才,而且是一個嶄新的、十足的天才。」從此德佛札克平步青雲,成為享譽國際的音樂家,也開始了他持續20年的巡迴演出生涯,足跡踏遍了歐洲大陸,英國,最終橫越大西洋到新大陸。

布拉姆斯對德弗札克的器重與提拔非僅如此,對其協助可說不餘遺力。運用自己的知名度及影響力,布拉姆斯敦請維也納的音樂家們努力演奏德弗札克的作品,同時在創作上也提供德弗札克直接的建議,還將自己的經驗與心得分享給德弗札克作為參考,德弗札克顯然從這些指導中獲益匪淺。例如在創作主題動機的發展,樂曲節奏的細小變化,以及各樂章間如何達到平衡等方面,布拉姆斯都曾影響過德弗札克,使他的的音樂更加精確洗鍊。兩人的關係亦師亦友,互相提攜,後來德弗札克曾將布拉姆斯的《匈牙利舞曲集》改編為管弦樂,布拉姆斯也義務性的代為校對德弗札克的《新世界交響曲》草稿。這份真摯的感情,一真維持到布拉姆斯去逝為止。

《斯拉夫舞曲》基本上也是由布拉姆斯直接催生的作品。原來,在布拉姆斯絞盡腦汁極力推銷德弗札克時,突然想到自己過去曾以《匈牙利舞曲》大獲成功,因此他建議德弗札克創作一些「富有鄉土色彩的舞曲」。在這個背景下,德弗札克起而效仿,先是在1878年寫出op.468首舞曲,接下來在八年後的op.72,再繼續完成另8首舞曲,前後共16首之多。原先《斯拉夫舞曲》是為鋼琴聯彈所作,之後改編成管弦樂曲更大受歡迎。

Dvorak_painting_05  


此刻,在奧地利已掀起一股德弗札克熱潮,除了「小提琴之王」姚阿幸(J. Joachim)極為推崇德弗札克的作品外,維也納愛樂總監兼指揮李希特(Hans Richter)從1879年指揮德弗札克的新作《斯拉夫狂想曲》(Slavonic Rhapsodies)後,也成為忠實擁護者,並且直接提出要求,請德弗札克創作《第六交響曲》(Symphony No. 6)以便讓維也納愛樂在1880年底進行首演。(此議後來未能成真,因為部分愛樂團員抵制,此曲最終安排在布拉格由捷克愛樂首演)從此而後,每一次李希特所指揮的音樂會,幾乎也都會安排德弗札克的作品演出。即使是德佛札克在1887年翻出九年前的舊作交響曲《變奏集》(Symphonic Variations),交給德李希特在倫敦交響音樂節演奏,堅決擁戴德弗札克的李希特還是如獲至寶,對外公開說:「我平生指揮過幾百次演出,從沒見過任何新作品,竟能如此成功。」

1880
年,德弗札克創作了《吉普賽之歌七首》(Seven Gipsy Songs),皆取材於波西米亞詩人海杜克(Heyduk)描寫憧憬吉普賽人自由生活的詩篇。其中第四首〈母親教我的歌〉(Kdyz men stara matka
zpivat ucivala, The Songs My Mother Taught Me)
流傳最廣,曲調溫和親切,略顯傷感,波西米亞風格強烈,顯露出帶有濃重鄉愁卻又富有旋律優美的獨特魅力。

1882
4月間,倫敦水晶宮音樂廳及聖雅各音樂廳先後演出德弗札克在的作品《吉卜賽旋律》(Gypsy Melodies)、《狡猾的農夫》(The Cunning Peasant)、《傳奇》(Legends)等,獲得英國音樂圈的熱烈迴響。維也納皇家歌劇院與英國交響樂團紛紛跨海邀請德弗札克為他們樂團的特別慶典專門作曲。1883年他的舊作《聖母悼歌》(Stabat Mater)在英國倫敦由巴培指揮公演唱,仍然轟動英倫三島。在這些熱烈成功的基礎上,倫敦愛樂協會與亞伯特皇家合唱協會乃聯袂邀請德弗札克往訪英國,親自演奏他自己的作品,於是開展了前後共九次的英倫巡迴訪問演出之行。德弗札克於18843月抵達達倫敦,親自指揮了《聖母悼歌》、《第六交響曲》、《斯拉夫狂想曲》等作品,馬上又在英國掀起一陣旋風,激發觀眾強烈的熱情與樂評家的讚嘆。

英國之行,不但豐富了德弗札兄的工作與生活經驗,也開闊了他的視野及格局,使其作品呈現出更為深度的風貌。此外,德弗札克也成功地將捷克文化宣揚至國際間,讓波希米亞的音樂,更廣為人所熟悉,所以俗語云:「三個波希米亞人同行,必有一位音樂家。」正代表了捷克音樂當時受歐洲各地歡迎的程度。

Dvorak_11  


★☆★☆★☆

Dvorak : Slavonic Dance Number 1
德弗札克《第一號斯拉夫舞曲》

 

Dvorak : Slavonic Dance Number 8
德弗札克《第八號斯拉夫舞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urstring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