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otti_01  

 

 

另外,維奧第也促成義大利名琴斯特拉迪瓦里奠定如磐石般的無可撼搖的地位。話說在16501750年之間,屬於小提琴製作的黃金時代,出現許多著名小提琴製作家,如尼科洛•阿馬蒂(Nicolo Amati)、雅各布‧斯坦納(Jacob Stainer),以及被人們認為最傑出的製作家安東尼奧‧斯特拉迪瓦里(Antonio Stradivari)和朱塞佩‧瓜爾內里(Giuseppe Guarneri)等人。阿馬蒂所製作之小提琴的面板和背板弧度較大,音質好,用來演奏室內樂,有如明亮的女高音,是當時最受歡迎的名家小提琴。

 

斯特拉迪瓦里早年隨阿馬蒂當學徒,24歲起開始獨立製琴,前20年仍沿襲阿馬蒂的風格,後潛心研究實驗,青出於藍,約1700年左右開始超越阿馬蒂,得到更好的聲譽。斯特拉迪瓦里製作的每把琴都非常出色,無論琴型、板面弧度、木板厚度、塗漆、琴頭雕刻等,幾乎都細膩的達到完美境地,成為世人收藏的珍品與後人仿造的範本。斯特拉迪瓦里逝世於1737年,據可靠的記錄,其一生製作了至少612把小提琴、18把中提琴和63把大提琴。相對於普尼亞尼與帕格尼尼喜愛瓜爾內里琴,維奧第一直對斯特拉迪瓦里琴情有獨鍾,極力讚揚,這也是斯特拉迪瓦里琴成名的重要因素之一。斯特拉迪瓦里琴對後世影響非常深遠,不僅讓演奏家能夠淋漓盡致的發揮,亦直接間接地培育了無數的製琴家,使義大利在提琴製作史上始終有崇高的地位。

 

名琴「維奧第‧斯特拉迪瓦里」

Stradivarius_violin_Viotti_1709  

 

維奧第曾使用過的名琴被命名為「維奧第‧斯特拉迪瓦里」(Viotti Stradivarius),這把著名的斯特拉迪瓦里小提琴在20059月由英國皇家音樂學院出面募集政府與各大基金會的資助,以300萬英鎊的天價收購,現置於該學院的博物館暨研究中心長期展出,也在嚴格限制的條件下,不定期提供特定研究與名家演出之用。

 

就在英國發展達到顛峰,聲望也如日中天之時,政治又悄悄的找上門來破壞一切。英國此時與正陷入激烈革命的法國發生戰爭,英國政府懷疑維奧第涉及法國激進革命派的雅各賓黨活動,勒令他限期離境。依現有資料顯示,這項不實的指控可能來自於對手,也就是原先在國王劇院樂團的職務被維奧第所取代的前任總監威廉•克拉默(Wilhelm Cramer)所策劃的陰謀,179839日的《晨報》(The Morning Post)曾深入報導此事,暗指L公爵(似為第五代里茲公爵法蘭西斯‧歐司伯納,Francis Osborne, 5th Duke of Leeds)與C伯爵(似為第五代賈斯特菲爾德伯爵菲力普‧史坦霍普,Philip Stanhope, 5th Earl of Chesterfield)曾在英王喬治三世(King George III)跟前積極運作,懇求陛下速令維奧第離開王國。與維奧第一起被驅逐出英國國境的,還有他的得意弟子羅德。雖然包括伊麗莎白公主(Princess Elizabeth)在內的幾位重量級人士求情,維奧第僅獲得同意寬限數日以等待他的行李打包,但終究在179838日不得不搭乘包船離開英國。

 

既然英法都無法容身,維奧第乃前往德國,從17983月起暫時棲身在富有的英國商人約翰‧史密斯(John Smith)位於漢堡附近的謝納菲德市(Schenefeld)的宅邸。也就是在這裡,13歲的弗里德里希•威廉•皮克西斯被帶往引見維奧第,其才華得到大師的欣賞並收他為徒,從17983月至5月間,願意為小皮克西斯進行私人授課。

 

伊麗莎白公主

Princess elizabeth of the united kingdom  

 

1801年起(一說是18002月),維奧第又搬到他的英國好友威廉與瑪格麗特‧錢納利(William and Margaret Chinnery)位於基維爾(Gillwell)的府邸。在離開英國三年之後,對維奧第的指控最後被證明是絲毫沒有根據的,他才終於得到平反,獲准回到英國。

 

遲來的正義對維奧第的實質幫助不大,畢竟他的音樂生涯已經被阻斷過久。當他於1801年返回倫敦後,除私人演奏會外不再作公開登台演出,且在朋友的慫恿下投資葡萄酒生意,卻賠個一蹋糊塗,幾乎宣佈破產,欠下了一筆巨債,全盤摧毀了他的經濟。之所以會轉行改做葡萄酒生意,實在是法國大革命帶來的政治巨變與社會動盪使然,法國視維奧第為保皇黨,回不了巴黎,可英國又把他當作革命黨,一度驅逐了他。為了維持生計,維奧第才會去做這個毫無把握又令他倒楣透頂的生意。

 

錢納利的基維爾府邸

Gillwell House  

 

18117月,在他的好友也是威爾斯親王的弟弟劍橋公爵(Duke of Cambridge)替他說項下,維奧第獲准加入英國籍,獲得公民身分。他還是持續的進行作曲,不少佳作源源不斷的出現。1813年,維奧第成為倫敦愛樂協會(Philharmonic Society of London)的創始人之一,倫敦愛樂後於1912年被授予「皇家愛樂樂團」稱號,持續運作至今達兩個世紀,是世界上最有聲望的樂團之一。但是在此時期之後,維奧第的音樂生涯已急速走下坡,他再也沒有以小提琴獨奏進行演出過,他只上場擔任樂團指揮與室內樂合奏。

 

維奧第在英國的葡萄酒生意失利與音樂發展不順遂,都讓他感到嚴重挫敗。1818年法國王室復辟之後,他得以回返法國。此時他原本的贊助者----普羅旺斯伯爵路易斯-斯坦尼斯-澤維爾已登基成為法王路易十八(King Louis XVIII),在法國王室支持下,維奧第出任法國皇家音樂學院的主任1819-1821),以及巴黎歌劇院(1819-1821)和義大利劇院(1821-1822)的總監。不過陰謀總是如影隨形的跟著他,迫使他於1822年不得不辭職走人。

 

失意的維奧第於182311月,在好友瑪格麗特‧錢納利陪伴下,再度回到倫敦,鬱鬱不得志的他卻再也沒有重新振作起來,182433日在眾人的忽視下逝於倫敦,享年69歲。

 

瑪格麗特‧錢納利

Margaret Chinnery  

 

★☆★☆★☆

維奧第《23號小提琴協奏曲》
Viotti : Violin Concerto No.23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urstring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