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otti_14  

 

 

抵達英國之後,財富大幅縮水的維奧第不得不放下身段,放棄自我的想望,再次回到小提琴獨奏演出的舞臺上。179327日,維奧第在約翰•彼得•所羅門(Johann Peter Salomon)所舉辦的漢諾威廣場音樂會(Hanover Square Concert)上,進行他移居倫敦後的第一次公開演出,結果得到熱烈歡迎,聲威遠播。

 

之後,他在英國的音樂生涯越來越成功,所羅門於17931794年所舉辦的音樂會上,維奧第成為不可或缺的演出要角。1795年,維奧第出任一系列新歌劇演出的音樂總監。而17941795年為海頓所舉辦的音樂會上,他也是應邀上場演出的巨星。同時他在17941795年國王劇院安排義大利歌劇演出時,擔任管理人,並且隨後在1797年進一步出任劇院樂團的首席與總監。名聲響徹雲霄的他,更是倫敦世家及貴族在宴會時爭相邀請的演奏家,應接不暇的維奧第遊走在倫敦的名宅大院之間,包括威爾斯親王都邀請他到府演出。

 

漢諾威廣場音樂會

Hanover Square Concert  

 

在英國的維奧第並未忘情於作曲,陸續有許多佳作出現。即使音樂作品極為多樣化,但在維奧第的作品中,最受肯定的還是小提琴協奏曲,前後共有29首之多。他之前在巴黎時期的作品第1號至第19號協奏曲,後世將其歸為「巴黎協奏曲」(‘Parisian’ concertos)。1792年之後的作品,則歸為「倫敦協奏曲」(‘London’ concertos)。但他所有的小提琴協奏曲,仍被總其名為「法國小提琴協奏曲」(French violin concerto),因為其間的音樂曲式,不但忠實呈現1780年代的巴黎風味,而且這些經由維奧第的聰慧,融合義大利小提琴學派的傳統法國交響音樂的歌劇風格和德國大師的嚴謹,所創造出的獨特樂音,後來也廣泛的影響到全歐的音樂走向。

 

維奧第身處的時代,古典主義已發展至全盛,浪漫主義正方興未艾,音樂的規模和內容,都比巴洛克時期更為蓬勃。即便如此,維奧第所寫出的29部小提琴協奏曲還是空前絕後的可觀數量,畢竟再也沒有其他音樂家曾寫過這麼多部的小提琴協奏曲。在整個19世紀,不知有多少小提琴演奏者演奏過維奧第的協奏曲。直到現在,這29首協奏曲中還是有若干首,仍是學習小提琴的學子們的必修演奏曲目。

 

a小調第22號協奏曲》

Viotti_book_02  

 

不僅如此,在維奧第身後近兩百年來的作曲家們,也都將他的小提琴協奏曲當成經典加以研究,即如作曲家皇帝貝多芬在寫他那部偉大的《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時,也把維奧第的《a小調第22號協奏曲》當成創作典範來參考。在貝多芬這部小提琴協奏曲的慢板樂章中,流露出單純旋律的方式,以及在迴旋曲中雅致風趣的手法,無不顯現出與維奧第協奏曲之間的關連性。布拉姆斯也是迷戀維奧第小提琴協奏曲的作曲家之一,他毫不掩飾自己也是從第22號協奏曲中得到靈感,並在小提琴家姚阿幸(Joseph Joachim)的幫助下完成了其不朽之作《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

 

a小調第22號協奏曲》的創作年代已無從考證,很可能是在17921793年間完成。現存的資料,僅知維奧第曾在1812年於巴黎親自演奏過此曲。第22號協奏曲也是維奧第所有作品中,在現代最常被演奏者,其餘作品實際上已鮮少有機會曝光。維奧第在演奏時的特色,強調的是有力而流暢的運弓,飽滿又如歌的線條,這些特色都鮮明地表現在第22號協奏曲中,加上此曲擁有小調色彩,具有深沉的抒情性,還有義大利小提琴家獨有的巨匠式技巧和熱情明朗的特質,也同樣豐富的展現,旋律動人又有層次感,因此我們可以體會到,身為作曲大師的布拉姆斯為何會如此著迷於這首作品。

 

Viotti_12  

 

★☆★☆★☆

維奧第《22號小提琴協奏曲》
Viotti : Violin Concerto No.22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urstring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