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ementi_06  

 

克萊曼悌在鋼琴技巧訓練上最為世人所熟知的方法,就是在學生手背上放一枚硬幣來練習彈琴,如果硬幣掉了,代表手的姿勢不對。他認為彈琴的重點是由手指操控一切,整隻手應該要保持安定(這個理論跟當時的鋼琴構造有絕對關係)。當然現代有更多訓練的技巧和方式,卻不代表克萊曼悌的想法已經過時,初學鋼琴者在練習手指獨立運作時,當然還是可以試試這個方法。

因此,克萊曼悌在鋼琴教育上的努力和成就乃至對鋼琴音樂的普及,在音樂史上都不容忽視,他不但是鋼琴音樂、樂器、訓練系統近代化的主要先驅者,而且在當時的演奏、創作、商業努力和對鋼琴教育學習的推廣普及等方面,乃至後來普羅大眾對鋼琴的熱情,克萊曼悌的貢獻都具有決定性的作用。

Clementi_15   

由於克萊曼悌在作曲、演出、教育與改進鋼琴各方面的工作都全心投入,他的健忘也是朋友間極為熟悉的情況。例如他經常是同時穿著一雙黑襪又再加穿一雙白襪出門,讓看見的人啼笑皆非。即使有不少人認為克萊曼悌的健忘,多少是裝腔作勢,故意表演出來的,不過他的朋友也是雙簧管演奏家帕克(William Thomas Parker, 1762-1847)講過一個故事,卻可證明克萊曼悌的善忘,已經到了非凡的境界。

帕克說,有一年夏天,克萊曼悌與另位好友亦是大提琴家克羅斯蒂爾(John Crosdill)一起到彭布羅克公爵(Earl of Pembroke)位於威爾頓的府邸作客,傍晚時分,所有的人都到府邸旁一條美麗的小溪沖涼,克羅斯蒂爾偷偷將克萊曼悌的襯衫偷藏起來,克萊曼悌沖完涼著衣時竟渾然不覺,就回到客廳,滔滔不絕的談天說地。當晚,另有紳士夫婦到訪,得知克萊曼悌在此,很想聆聽他的演奏,於是克萊曼悌被眾人拱上鋼琴前就座。當他奮力彈完自己最艱難的一首奏鳴曲第一樂章後,已經滿身大汗,在不知不覺間解開背心的所有鈕釦,正當要繼續彈奏之際,只聽到在場的女士花容失色地奪門而出,原來克萊曼悌的背心之下,根本光溜溜的,沒有寸絲片縷。就在克萊曼悌還不知發生何事時,已經讓在場的眾友笑到東倒西歪。

Clementi_16   

身為時代的音樂巨擘,克萊曼悌與那個時期的音樂大師們也有很深的交情。其中與他最為知心的當推海頓,兩人之間終生保持著真誠的友誼。海頓曾造訪過克萊曼悌位於烏斯特郡的鄉間別墅,克萊曼悌送給海頓的一件鑲銀飾品禮物,至今仍被收藏在博物館。

貝多芬與克萊曼悌的關係也頗深,除了音樂的交流,還有商業上的往來。1807年間,克萊曼悌曾在維也納與貝多芬簽訂合約,以他所製造的鋼琴為代價,獲得貝多芬作品的英文版權,得以成為英國的代理商進行出版事宜。

即使是較晚發光發熱的李斯特,克萊曼悌也對他有所影響,當1824621日,年僅13歲的李斯特在倫敦進行首場演出之際,克萊曼悌親臨現場聆聽,並期勉李斯特的優秀表現。

克萊曼悌在英國的鋼琴製造事業越做越大,但很不幸的,他的工廠於1807年慘遭祝融之災,毀於一場大火中。不果他毫不氣餒,再接再厲,於1810年之後,乾脆停止所有的演奏活動,將所有的時間都花費在作曲和鋼琴製造上,讓鋼琴產業蒸蒸日上,鋼琴得以量產,最重要的影響是使得鋼琴不再高高在上,而成為普羅大眾皆可購置與學習的樂器,鋼琴教育也日漸普及。

1830年,克萊曼悌宣告退休。並遷居到伊夫舍坶鎮(Evesham)平靜地度過了晚年生活。1832310日克萊曼悌辭世,享年80歲。他的一生結過三次婚,雖然他是義大利人,但因其在世時的榮耀,歸葬於倫敦西敏寺,和英國貴族與名士們長眠。

 Clementi_13  

★☆★☆★☆

克萊曼悌D大調鋼琴小奏鳴曲第二號》
Clementi :
Sonatina in D Major, Op. 37, No. 2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urstring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