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balevsky_10.jpg  

 

1961年起,卡巴列夫斯基開始受邀進行日漸流行的立體聲錄音。由他親自指揮自己的作品《悲愴序曲》(Overture Pathetique)、《春》(Spring)、《晨歌》(Songs or Morning)等進行錄製,這些優異的錄音,後來在1975年於美國公開發行。

 Kabalevsky_16.jpg  

由於卡巴列夫斯基在音樂教育上的貢獻,自1962年起,他受命領導蘇聯的少年與兒童音樂美育委員會。1969年起並出任任蘇聯教育科學院主席團所屬美育委員會主席。1970年代起,莫斯科教育大學音樂教育學部與他合作創辦「卡巴列夫斯基教育體系」,並主持俄羅斯聯邦共和國教育部成立的「音樂實驗室」工作,致力於中小學的音樂教育。為此,卡巴列夫斯基編有一套著名的《卡巴列夫斯基教學大綱》,以蘇霍姆林斯基「音樂教育--不是培養音樂家,首先是培養人」的思想為主導大綱。1980年代由他創辦並主編音樂刊物《學校教育》。

 Kabalevsky_18.jpg  

這或許是卡巴列夫斯基對於音樂創作世界的最重大貢獻,也就是持續努力讓孩童與音樂獲得連結。不僅是因為他創作音樂,來彌補孩童的音樂技藝與成是審美觀點之間巨大的鴻溝,而且在他一生中,他更大規模地在25所蘇聯學校中試點,來進行音樂教育的引領方案,由卡巴列夫斯基親自對7歲的幼齡學童施教,教導他們能夠如何傾聽音樂,並且將他們聽聞的旋律印象化為文字紀錄。有關卡巴列夫斯基這項實驗創舉的成果《音樂與教育:作曲家筆下的音樂教育》(Music and education: a composer writes about musical education),一直到1988年才輾轉流至美國公開發表,轟動西方世界。

 Kabalevsky_25.jpg  

卡巴列夫斯基受到蘇聯政府的推崇,多項作品榮獲國家榮譽獎項,包括三次史達林獎金(Stalin Prizes),1963年並榮獲蘇聯「人民藝術家」的稱號。其音樂教育成就也讓他榮任國際音樂教育學會的榮譽會長職務。卡巴列夫斯基曾創作許多聲樂歌曲、清唱劇、歌劇作品堅定的頌揚社會主義理念。他也是「捍衛和平」組織(the Defense of Peace)蘇聯分會的重要成員,經常奔波於海外,加以他的音樂作品享有國際知名度,因此成為促進蘇聯與外國友邦情誼的代表。 

卡巴列夫斯基1987年卒於莫斯科,蘇聯政府於1987218日公佈了他的去世的消息。(一說是他的逝期為214日)

 Kabalevsky_46.jpg   

★☆★☆★☆

Kabalevsky - Cello Concerto No. 1 in G minor
卡巴列夫斯基《第一號大提琴協奏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urstring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