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itten_30  

 

1950年代則是布瑞頓創作歌劇的黃金時期。主要的歌劇作品有《比利畢特》(Billy Budd)、慶祝英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登基的《格洛麗安娜》(Gloriana,或稱《榮光女皇》)、《碧廬冤孽》(The Turn of the Screw)、《挪亞方舟》(Noye's Fludde)及改篇自莎士比亞同名戲劇《仲夏夜之夢》(A Midsummer Night's Dream)。1953年,在伊莉莎白二世女王登基那一年,布瑞頓獲封為名譽勳位(Order of the Companions of HonourCH)。

 Britten_07   

布瑞頓於1957年和皮爾斯一起前往東方旅行,對印尼峇厘島的甘美蘭(Balinese gamelan)和日本能劇音樂產生極大的興趣。早在1940年代旅美期間,布瑞頓便曾接觸過甘美蘭音樂,留下深刻印象,此刻有更深入的接觸後更為喜愛。所以他此後的作品,開始加入具東方風情的元素,如芭蕾舞劇《寶塔王子》(The Prince of the Pagodas),以及一系列的宗教寓言劇----《麻鷸河》(Curlew River)、《熾烈燃燒的火爐》(The Burning Fiery Furnace)及《浪子》(The Prodigal Son)等作品。

 這段期間,雖然布瑞頓把大部份精力都放在歌劇及其他類型的劇樂上,管絃樂和室樂的產量相對較少,但所寫的每一首樂曲都可稱得上是經典之作。當中最出色的,當是創作於1961-62年的《戰爭安魂曲》(War Requiem),另外繼作品31的《小夜曲》後,再為皮爾斯所創作的室樂聯篇歌曲《夜曲》。

Britten_17  

 

《戰爭安魂曲》是布瑞頓所寫的最後一部大型合唱與管弦樂作品,是為了二戰中被德軍炸毀的柯芬特里聖馬可大教堂重建而作。柯芬特里聖馬可大教堂(Coventry Cathedral)原興建於14世紀,19401114日在德軍轟炸中被毀於戰火,造成數百人死亡。向以和平主義者自居的布瑞頓欣然接受委託,為重建的新柯芬特里大教堂之落成典禮創作音樂。在《戰爭安魂曲》的曲調中,除安魂彌撒的拉丁經文外,布瑞頓也在裏頭加入9段詩人歐文(Wilfred Owen)抨擊戰爭的詩句,充分表達他的和平主義思想與對戰爭的厭惡和恐懼。在這九首詩中,我們看到的是人類在宗教理念中,面對戰爭與死亡,面對毫無理性的毀滅性破壞時,重新思考人與神之間的關係,以及人的生存意義。布瑞頓將《戰爭安魂曲》獻給了四位摯友,其中1人自殺,另外3人則皆死於二次大戰。

 Britten_39   

1960年代,他認識了兩位俄國重量級音樂家,與作曲家蕭士達高維奇(Shostakovich)和羅斯托波維奇(Mstislav Rostropovich)都成為好友。布瑞頓為羅斯托波維奇創作了多首大提琴作品,包括C大調大提琴奏鳴曲(1960)、大提琴交響曲 (Symphony for Cello and Orchestra, 1963) 及三套大提琴獨奏組曲 (1964-1971);至於蕭士塔高維奇,布瑞頓把《浪子》題獻給他,蕭士塔高維奇亦將受《戰爭安魂曲》所啟發的《第14號交響曲》回獻給布瑞頓。此曲於1970年由布瑞頓親自指揮,作蘇聯以外的首演。1965年,布瑞頓再獲英皇頒發功績勳章(Order of MeritOM)。

 布瑞頓和羅斯托波維奇
Britten_Rostropovich_04   

進入1970年代,布瑞頓的健康開始變差,創作量亦變少。1973年,布瑞頓因心臟病開刀,身體狀況更是大不如前,甚至需要仰賴輪椅代步。但是,布瑞頓始終創作不息,沒有停筆,除了繼續修改他早年的歌劇作品,也勉力完成兩齣歌劇《歐文.溫格瑞夫》(Owen Wingrave)和《魂斷威尼斯》(Death in Venice)。另外《第3大提琴組曲》、《第3絃樂四重奏》和聯篇歌集《英國民歌組曲》也是他在晚期的重要創作。

 197672日布瑞頓被授予終身貴族,進入英國上議院,成為布瑞頓男爵,這是第一位英國作曲家獲得這項殊榮。但健康欠佳的他卻在不久之後臥病在床,延至當年的124日即因充血性心臟衰竭在薩福克的奧爾德堡去世,享年63歲。

Britten_26_Pears  

 ★☆★☆★☆

Britten - War Requiem
布列頓《戰爭安魂曲》


 

II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urstring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