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Britten_36  

 

 

19373月,布瑞頓為他所積極參與的和平祈願聯盟(Peace Pledge Union)創作一首《和平主義者進行曲》(Pacifist March),但顯然並不成功,很快就消失無蹤了。5月間,他受指揮家尼爾(Boyd Neel)的委託,為三個月後的薩爾茨堡音樂節創作一首絃樂作品。布瑞頓只用了十天的時間,便把新樂曲定了初稿,再多用了一個月的時間配器,712日正式把樂曲寫好。這首作品,便是以啟蒙老師布里奇的一首絃樂四重奏中的主題所寫成的《弗蘭克布里奇主題變奏曲》(Variations on a Theme of Frank Bridge),在北美大受歡迎,演出地點涵蓋多倫多、紐約、波士頓、芝加哥與舊金山等大都市。

Britten_53  

1937
年對布瑞頓來說,也是具有極大意義的一年,他人生中的兩件大事:母親去世,以及遇到了終身伴侶,都在這一年。雖然布瑞因為母親死亡深受打擊,但也因為這件事讓他得到情感的解放。所以同一年他認識了男高音彼得皮爾斯(Peter Pears)時,兩人立刻成為密不可分的摯友,是音樂創作的合作夥伴也是感情親密的夥伴。不論是工作上或是生活上,兩人相互扶持與協助,布瑞頓此後深受皮爾斯的影響,同時也為皮爾斯量身譜寫多部聲樂作品及歌劇角色,包括了男高音絢爛小夜曲和各種英文的詩歌。

布瑞頓與皮爾斯
Britten_59_Pears  


布瑞頓是一個在當年藝術圈比較為人所知的同性戀者,他與皮爾斯的戀情與長期同居早已是公開的事。不過布瑞頓本人對自己的性傾向有嚴重的情結,直至去世之前,從不願他人過分關注他這方面的私生活。皮爾斯後來於1979年的一次訪談中說過:「他的字典中沒有『同性戀』這個詞……他憎惡『同性戀的生活』。」布瑞頓在逝世前,曾將自己14歲至24歲十年間的日記交給學者整理出版,肉後人從這些記載中,才對他年輕時一整串的男友有所認識,包括奧登、作曲家Michael Berkeley的父親等皆是。另根據一部被BBC改編為傳記式紀錄片《布瑞頓的男孩》(Britten's Children)中所述,布瑞頓對13歲左右的男孩一直懷有特殊的情懷。

Britten_45  

二次大戰爆發前夕,戰火即將大規模來襲的不安氣氛,加上英國當時社會保守,許多和平主義者紛紛選擇移民大西洋彼岸的美國。好友詩人奧登在歸化美國籍後,也影響布瑞頓與皮爾斯,19394月他和皮爾斯跟隨奧登前往美國,他們先抵達加拿大,然後再到達紐約,前後停留了兩年半的時間。在美國他創作了輕歌劇《保羅.班揚》(Paul Bunyan)、《小提琴協奏曲》、《靈光集》(Les Illuminations)、《安魂交響曲》(Sinfonia da Requiem)、《米開朗基羅的七首短詩》(Seven Sonnets of Michelangelo)、《第一號絃樂四重奏》等作品。在美期間,布瑞頓有機會與作曲家科普蘭(Aaron Copland)見面,科普蘭這時所寫的創作後期作品如《比利小子》(Billy the Kid)與《室外序曲》(An Outdoor Overture)亦成為啟發布瑞頓在美創作的重要參考元素。這段期間,可說是為布瑞頓創作力最旺盛的時期,他也獲得美國國會圖書館頒發的對室內樂具特殊貢獻獎章。

布瑞頓、科普蘭與皮爾斯
Britten_18_Copland_Pears  


儘管英國駐美大使館曾經希望邀請布瑞頓與皮爾斯繼續留在美國擔任藝術大使,為英國建立更好的形象。然而,不敵思鄉之情,布瑞頓與皮爾斯還是在1942年在回到了戰火壟罩下的英國(而奧登則選擇留在美國)。在回英的航程中,布瑞頓完成了兩首重要的合唱作品,分別是取材自奧登的詩歌,以音樂守護者聖西西里亞為題的《聖西西里亞讚美歌》(Hymn to St. Cecilia),以及《聖誕頌歌》(A Ceremony of Carols)。兩人回到英國後,隨即向當局申請免服兵役(最初布瑞頓的申請並不獲批准,後來經申訴後才得如願)。回到故土的布瑞頓也寫下一些具濃厚宗教氣息的樂曲,希望在戰爭中能撫慰大家畏懼不安的心靈,他與皮爾斯還經常在全英國各地為民眾群舉行音樂會,用音樂帶給人們更多的希望。

Britten_08  

★☆★☆★☆

Britten - Frank Bridge Variations
布列頓《弗蘭克•布里奇主題變奏曲》

I

 

 

II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urstring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