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Dvorak_15  

  

《新世界交響曲》融合了黑人靈歌和印第安的音樂與美國民謠,以及波西米亞田園風味的蘭特勒與波卡舞曲,共有四個樂章,第一樂章有三個主題,分別與三首美國民謠或黑人靈歌有共通之處;管弦樂的奔騰,猶如美國拓荒時的壯麗自然景觀。第二樂章的,就像在外多年的遊子訴說思鄉的心情。第三樂章為一詼諧曲,帶著波希米亞農村的樸素韻味。終樂章則澎湃著原始的熱情,粗獷而生猛,最後在雷霆萬鈞的氣勢中劃下休止符。其中第二樂章與第三樂章中的旋律,是他在美國詩人隆菲勒(Henry Wadsworth Longfellow)描述印第安神話英雄海華沙的長篇故事《海華沙之歌》(The song of Haiwatha)中得到的作曲靈感。在第二樂章中,於一小段簡短的導奏後,即由英國管吹出悠遠哀怨、充滿鄉愁的甜美旋律,那就是現在大家耳熟親切的《念故鄉》合唱曲,中文歌詞是李抱忱先生所寫。合唱曲的出現,是由於德弗札克的學生後來取出此段音樂改編成歌曲演唱,後來傳頌到世界各地,出現好幾十種語文的歌唱版本,因此成為家喻戶曉的世界名曲。

加入美國本土元素的作曲式法,加上紐約大都會的巨大文化衝擊,對德弗札克來說,都是前所未有的創作體驗,使得《新世界交響曲》宏偉壯麗,充滿活力與希望。18931215於紐約卡內基音樂廳首演時,盛況空前,獲得前所未有的成功。德弗札克自己則說,如果他從沒有深刻體驗過美國,勢必無法寫出這樣的作品。當然這也要歸諸於他所任職的音樂學院,基本上並無種族歧視存在,所以他可以毫無顧慮地直接接觸黑人與印第安人,進而了解其情感特質與音樂素材,匯聚這些體驗,德弗札克才能以強烈的美國式精神,創造出風格豐富的獨特音樂。

基於自身的體驗,德弗札克曾經對美國音樂前途如此評述道:「我深信美國音樂的前途,在於黑人韻律,以此為基礎,可發展出正規的特色音樂,亦能成為美國音樂流派。那些美好的不同主題,是本土的產品。那是美國的。…你們的作曲家,必須使用這些民歌,表達出人民的真正情感。…我發現發展美國黑人音律所需要的,只是一所偉大的音樂學校。在這些民歌中有哀怨、柔和、熱情、憂鬱、嚴肅、虔誠、勇敢、快樂、歡欣與優美,任君擷取,所需要的創作主題,在這裏沒有找不到的。」

Dvorak_05  

本來德弗札克在美國的聘期僅有兩年,後來因為表現成功所以又順延兩年。不過德弗札克只待到18954月就整裝回國,原因應該是學院創辦者莎芭夫人經歷財務危機後,財力大不如前,結果連德弗札克的薪資也被多次被拖欠。更重要的原因,是德弗札克難耐思鄉之苦,因此片刻不停留地匆匆返回捷克。

德弗札克在自己鄉間的別墅平靜地住過了幾個月,到了11月才再次回到布拉格音樂學院。他也曾思考過搬到維也納發展的打算,以他的名聲,在維也納得到一份氣派的工作應該不成問題,但最後他並沒有將這個計畫付諸實現。他在這段期間,創作完成自己最後一部絃樂四重奏。

1895
年完成的《b小調大提琴協奏曲》,是德弗札克晚年最成功的作品之一。起寫於美國任教期間,但積極創作此曲時,德弗札克已經回到捷克,這時卻接到初戀情人約瑟芬去世的不幸消息,因此他採用約瑟芬生前喜歡的《四首歌曲》中第一首的旋律寫了兩個變奏,放在大提琴協奏曲的第二樂章與最終樂章中,以茲紀念與哀悼。後來又將這部協奏曲題獻給捷克大提琴家哈努雪.威漢(H. Wihan)。

這部被尊稱為「世界三大大提琴協奏曲」之一的名作,與《新世界交響曲》以及弦樂四重奏《美國》一樣,也結合了波西米亞的熱情與美國民歌的精髓,都表現出對美國民間音樂、印地安民謠,和黑人靈歌等深切的關懷。全曲共分三個樂章,在濃厚的民族風格中,創作手法細膩同時又自由灑脫。為了紀念初戀情人約瑟芬而寫的變奏,於曲中真情流露,尤其是第二樂章〈讓我獨處〉的旋律,由大提琴以豐潤渾厚的音色,在中低音區裡表現摯愛之情,最後又深情款款地拉出如同輕聲耳語般的結束,令人心神蕩漾,回味不已。布拉姆斯曾公開稱讚這部作品,認為若不是表露出內心深邃的情感,很難創作出這樣令人印象深刻的樂曲。

布拉姆斯這時已經罹患癌症,臥病在維也納。想起故舊對他的知遇之恩與提掖之情,德弗札克趕往探視,在1896年末最後一次探望之後,布拉姆斯也去世了。次年46,德弗札克參加的已是布拉姆斯的葬禮。就在此際,突然接獲奧地利政府通知,聘請德弗札克出任國家音樂獎的評審。22年前,德弗札克曾經在布拉姆斯的力挺下獲得同項獎金,這是決定他後來發展最關鍵的事件之一。這件事讓德弗札克在悲哀之餘,也覺得有一絲絲安慰,至少他繼承了布拉姆斯的重任,能繼續為培養下一代優秀音樂家而努力。

Dvorak_14  

1898年之後,德弗札克的重心再度回到歌劇的創作。包括《交換新娘》(The Bartered Bride),根據於捷克神話所寫的《凱蒂與魔鬼》(Kate and the Devil),以及《魯莎卡》(Rusalka)接連推出,並且都大獲成功。

《魯莎卡》可說是音樂史上最動人心弦的美人魚故事之一,完成於1900年,劇情揉合改編了《安徒生童話》以及曾經出現過的所有水妖傳說,成為德弗札克最成功的歌劇作品。劇中的美人魚魯莎卡,並不是現身海底,而是居住於湖泊中,同樣在愛上一位王子之後,寧願放棄榮華富貴轉化為具備靈魂的人身,為此求助於巫師而終能如願,但代價是不得出聲說話,而且一旦若遭王子拋棄,勢將遭受悲慘的後果,除非她能取走王子的生命,才能獲得救贖。後來王子果真移情別戀,魯莎卡竟不忍取他性命,回到湖中靜靜等待自己的悲慘結局。沒想到王子反倒良心發現,四處找尋魯莎卡,並且來到湖邊呼喚魯莎卡,請求得到她的原諒,然而一切都已為時太晚,最後王子投入湖中,在魯莎卡的懷抱中死去。德弗札克為此劇譜寫出戲劇張力十足的旋律,第一幕魯莎卡的詠嘆調〈月亮高升於深邃的的夜空之上〉堪稱歌劇史上最動聽的旋律之一。藉由美人魚和水妖的傳說,德弗札克刻劃了人類對於純真、無私愛情的期盼,感動人們的心靈。

1901
年,德弗札克被改聘為布拉格音樂學院院長,不過他一貫不愛打理行政事務,所以院長一職充其量只是掛名而已,校務其實都由他人負責。這一年,奧匈帝國皇帝約瑟一世也頒授給他藝術科學榮譽勳章,並獲得奧國政府選他進入上議院成為終身議員,他是音樂家中獲得此項殊榮的第一人。

1904
年,德弗札克最後一部歌劇《阿爾米達》(Armida)完成及公演,不過聽眾的反應卻異常冷淡,德弗札克為此難過了好一陣子。而在《阿米達》首演的那一天,德弗札克因腿部疼痛不耐久坐,不得不中途離席。幾天後他患了感冒,只能臥在床上休息。一直拖到年51,因為心臟衰竭辭世,享年63歲。逝世後的第四天,捷克為他舉行了國葬,舉國哀悼,許多聞人為他扶柩,更有許多民眾主動齊集在街道上,送這位偉大的民族音樂家最後一程。


德弗札克的喪禮
Dvorak_Funeral_1904_05_05s  


★☆★☆★☆

Dvorak : Symphony No. 9 in E minor 'From the New World'
德弗札克《新世界交響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urstring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