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avinsky_02  

 

緊接著,史特拉汶斯基所完成的第二部芭蕾舞劇《彼得魯什卡》(Petrushka),也同樣受到熱烈歡迎。那是當史特拉文斯基的成名作《火鳥》成功之後,讓他的合夥人狄亞基雷夫感到非常興奮,敦促史特拉文斯基再接再厲,即刻推出新舞劇供他的芭蕾舞團上演。《彼得魯什卡》創作於1910年,由亞歷山大貝努瓦創作劇本,米哈伊爾福金編舞,尼金斯基主演,191163首演於巴黎。1947年,作曲家又對原譜進行過修訂,目前的演出一般使用修訂版。

舞劇劇情由俄羅斯民間故事改編,敍述一位魔術師在市集上表演木偶戲,結果使三個木偶彼得魯什卡,芭蕾舞女演員和摩爾人都擁有了真實的生命。彼得魯什卡愛上了女演員,但女演員卻喜歡摩爾人。彼得魯什卡無法忍受,便設法破壞了他們的愛情,讓摩爾人氣得發狂,最後將彼得魯什卡殺死。劇中的舞蹈具有強烈的現代性,採用機械式的造型和步法,突出了角色的性格特點,而且以男主角而非女主角作為作品的中心,在芭蕾史上具有開創性的作用。彼得魯什卡也是尼金斯基個人最喜愛演出的角色之一。

從音樂角度來說,《彼得魯什卡》是《火鳥》和《春之祭》(Le Sacre du printemps,
The Rite of Spring
)之間的橋樑,是史特拉汶斯基個人風格逐漸強化,創作逐漸步向成熟的關鍵作品。此劇的音樂極富動力,配器尖銳粗糲,旋律充滿俄羅斯民族風情,在打擊樂器和銅管樂器的使用上具有開創性貢獻,亦是史特拉汶斯基最為人喜愛的作品之一。後來史特拉汶斯基還將該劇音樂的三個片段改編成了鋼琴曲。

Stravinsky_19  


史特拉汶斯基的第一部芭蕾舞劇《火鳥》,在某種程度上仍受到林姆斯基-高沙可夫和德布西音樂風格的啟發和影響,第二部芭蕾舞劇《彼特魯什卡》雖然不協和音的運用十分突出,節奏強烈多變,浪漫派或印象派的痕跡已近模糊,但仍未偏離古典樂作的溫雅。然而,第三部芭蕾舞劇《春之祭》則完全算得上是在音樂、節奏、和聲等諸多方面都與古典主義音樂切斷聯繫的一場革命(亦或是風暴)。

1913年,史特拉汶斯基完成了為狄亞基雷夫所創作的第三部舞劇《春之祭》。這部舞劇於當年529日首演時,造成的震動不亞於火山爆發。音樂中瘋狂強烈的節奏、粗糙刺耳的音響,就像是在與一派斯文的傳統芭蕾音樂提出挑戰。台下聽眾立即分成支持與反對的兩大陣營,爭吵謾駡,進而當場大打出手,亂成一片。到了最後,必須出動警察前來劇院控制秩序,而史特拉汶斯基也不得不從後台悄悄爬窗溜走。

一位評論家曾對當晚的場面描述道:「開演不久,部分聽眾開始對史特拉汶斯基褻瀆音樂的企圖怒不可遏,於是有人吹口哨,有人尖聲喊叫,表達不滿。然而我們這些喜歡這種音樂的人,發現音樂中的表現自由受到鉗制,便仗義執言提出抗議。當晚的情形,就像一場為藝術而戰的生死搏鬥。樂團演奏的聲音根本無法聽見,舞臺上的演員只能把一切置之度外,全憑個人感覺起舞。指揮也只能大聲作吼,協助演員能夠順利演出。我身後有位年輕人為了聽清楚,一直站著,虧他在騷亂中還能全身心投入欣賞,忘情合著音樂節拍的手竟然不停地敲到我的腦袋,我自己也沉湎於音樂之中,渾然未覺。一直等音樂停頓時,我忽然感到頭上被拍擊,回身看時,他才有所警覺連聲道歉。我們倆人都似乎迷醉在這種忘我的藝術境界中了。」

Stravinsky_20  


面對如此帶有衝突的和絃、調性與節奏的音樂作品,首演之後有人表示贊同,有人試圖仿效,也有人不置可否,而更多的音樂家則是保持竭力反抗的態度。就連斯特拉文斯基本人,也就此回歸到「新古典主義」的音樂創作,在此劇之後,他極少採用《春之祭》那種今到天仍不失其壓倒一切之勢的沉甸甸的樂團演出效果。但劃時代的創作,也讓史特拉汶斯基成為二十世紀作曲家中「未來的音樂」的革命性人物。

1910年到1914年間,史特拉汶斯基舉家在夏天回俄國居住,又在冬天前往瑞士,他在瑞士的原因主要是讓罹患肺結核的愛妻能得到妥善的療養。但他也為了演出頻繁出入巴黎。等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史特拉汶斯基為了身家安全,帶著妻兒遷往瑞士長住。但就算避居在瑞士這個永久中立國,也難逃戰爭帶來的負面影響,史特拉汶斯基的多數音樂出版商多數互相敵對,而陷入戰火的俄國莊園也不再能為他帶來收益,生活因此變得相當拮据。

史特拉汶斯基與妻兒
Stravinsky_87  

隨著1917年俄國爆發十月革命,史特拉汶斯基在俄國的全部家產都遭到共產黨沒收充公,而他先前的稿費也都再無法拿到,從此切斷了與祖國的聯繫。迫於生計,他組建了一個「袖珍劇院」,在瑞士的鄉村裏作巡迴演出。《士兵的故事》(Histoire du soldat, The
Soldier's Tale
)也因此誕生,在瑞士洛桑首演並獲得成功。此部作品風格簡練,僅由6件樂器加上打擊樂伴奏,配器方面顯得十分節儉(為了避免動用大型樂團),這樣節約在某種程度上說來也是出於無奈,正是呼應戰時的經濟狀況。當中所呈現的新古典主義風格和在代替序曲的第一段進行曲《士兵進行曲》中,首創避免重音突出的「雙重節奏」,都成為日後史特拉汶斯基延續多年的創作特徵之一。

Stravinsky_09  

★☆★☆★☆

Stravinsky: The Rite of Spring
史特拉汶斯基:《春之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urstring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