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ssenet_Painting_04  

 

朱爾‧埃米爾‧弗蘭德里克‧馬斯奈(Jules émile Frédéric Massenet)於1842年5月12日出生在法國羅亞爾(Loire)地區,現今屬於聖伊天(Saint-Etienne)的一個偏遠小村莊蒙托(Montaud),在12名兄弟姊妹中排行老么。父親亞歷克斯(Alexis Massenet, 1788-1863)原是拿破崙麾下的一名工兵官,退伍後回到故鄉開一座鐮刀工廠。亞歷克斯不但經營工廠,對器械也極有研究創新精神,他也是現代熨斗的發明人。母親阿蒂萊德(Adelaide Royer de Marancour, 1809-1875)是亞歷克斯的續絃妻,亦是一位鋼琴伴奏家,馬斯奈從小就隨母親學琴,母親非常重視他的音樂教育,事實上直到日後進巴黎音樂院為止,都由母親教授他鋼琴演奏。

6歲時,因為父親健康變差,所以馬斯奈舉家遷居巴黎,並由他的母親教授鋼琴貼補家用。在巴黎這個大都會,馬斯奈有機會接觸到更好的音樂教育,也得到進入高等音樂學院的機會。不過,他在1851年10月9日參加巴黎音樂院的入學甄試時,卻慘遭敗北的命運。時至1853年1月10日,當馬斯奈11歲那一年,他再次參加甄試,終於成功進入巴黎音樂院接受教育。在音樂學院中,馬斯奈追隨阿道夫-弗朗索瓦‧洛朗(Adolphe-François Laurent)進修鋼琴,以及在安布羅斯‧湯瑪斯(Ambroise Thomas)門下學習對位與作曲,湯瑪斯就是著名歌劇《迷孃》(Mignon)的創作者。

Massenet_Painting_09_14yo  

隨後,馬斯奈全家又遷往尚貝里(Chambéry),還是學生的他也只好隨家庭離開巴黎,然而過不了幾個月,熱愛音樂的馬斯奈又隻身返回巴黎,住進父親前妻的親戚家裡,繼續音樂學院的課程。為了維持自己在巴黎的學習與生活所需的花費,前後有6年的時間,他在黎利瑰劇院(Théâtre Lyrique)的樂團兼任定音鼓手,以及在其他劇院擔任打擊樂手,甚至還在貝爾維爾咖啡館(Café de Belleville)兼差當鋼琴手。

1859年,馬斯奈榮獲學校裡的鋼琴比賽第一名。3月19日在古諾《浮士德》歌劇的首演裡擔任樂團鼓手。同年10月間,他原本加入巴辛(Bazin)的作曲課程,由於對學習意見的分歧和彼此缺乏解,馬奈斯最後還是回過頭繼續原來老師薩佛德(Savard)的課程。馬斯奈於1860年開始跟著亨利‧雷伯(Henri Reber)學和音學,並在七月得到了榮譽表揚。

即使馬斯奈在校成績不錯,卻稱不上頂尖優異,老師們也並未預期他能在音樂界大放異彩。但是1862年,他首度參加羅馬大獎賽(Grand Prix de Rome),竟然就以清唱劇Louise de Mezieres 贏得了對位法和賦格曲的第二名。次年,再以清唱劇《大衛‧里基奧》(David Rizzio)勇奪羅馬大獎,得到前往義大利進修三年的機會。

Massenet Signature  

★☆★☆★☆

Massenet : Concerto pour Piano

馬斯奈:《鋼琴協奏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urstring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