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Berg_03  

 

《璐璐》這齣作品並不是一部訴求簡單的道德劇而已,璐璐的角色極為複雜,她無疑是個夜間妖精,毫無道德感的她毀滅了所有與他有所關連的男人。可她又是一個不尋常的無辜者,這個角色與之前的沃采克一樣,都是社會中的犧牲者,而非主宰者。她代表女性的本質精神,關於她自甘墮落而走向自我毀滅,在一個僅強調薄弱的道德外衣,強加抑制原始性慾,但事實上早已風俗敗壞的社會文明中,都是無法避免的結果。當然,此劇之所以呈現如此寫實的風貌,雖與貝爾格特立獨行的個性有關,但前已言及他與漢娜弗赫斯-羅貝蒂之間的長年外遇,或許才是讓這齣歌劇如此寫實,並且敢於挑戰社會道德極限的關鍵因素吧。

漢娜弗赫斯-羅貝蒂
Hanna Fuchs Robettin  

之後發生在《璐璐》周遭的事,應該是音樂史上較為離奇的一段插曲。貝爾格於1934年致信給荀白克,告訴他已經完成一部歌劇,還剩最後的潤飾和修改。沒想到隔年底貝爾格突然逝世,歌劇的最後一幕並未完成,留下一個「縮編譜」,那是一小段帶有管弦樂提示記號的樂譜。其它留下的東西還有一些草稿與第三幕劇本的打印本等資料。原本一直負責出版貝爾格作品的環球出版社,也打算將《璐璐》的前兩幕與第三幕改編為鋼琴譜先行出版,但此時納粹德國已併吞了奧地利,貝爾格被列入黑名單,有關《璐璐》的印行工作被迫叫停。歌劇的前兩幕在1937年被搬到瑞士首演,第三幕則塵封於庫房,不見天日。戰後環球出版社又提出印行《璐璐》的計畫,卻被貝爾格夫人海倫力阻,她罹患輕微的精神疾病,聲稱丈夫與她持續對話,告訴她《璐璐》並沒有完成,不能公開發行。雖然有幾位研究貝爾格生平的音樂評論家早已著手整理貝爾格的遺稿,但一直到海倫於1976年去世之後,全球各大劇院才趕著摩拳擦掌,想要奪得《璐璐》全本首演的機會,最後是巴黎歌劇院拔得頭籌,於19792月舉行「世界首次公演」,演出由另位奧地利作曲家采爾哈(Friedrich Cerha)根據遺稿所整理完成的全三幕《璐璐》。

在《璐璐》創作創作的同時,在歐陸已捲起一陣政治狂潮,納粹在1933年奪得德國的政權,奧國的納粹也取得上風,貝爾格的作品被視為傷風敗俗,認為它們是「文化上的布爾什維克」,包括《沃采克》在內都被禁演,失去了演出機會,讓貝爾格陷入經濟困境,甚至連牙痛也沒錢醫治。面對奧地利逐步走向納粹化,以及老師兼老友荀白克遠走美國,讓他更形孤單。

Berg_07  

1935年,貝爾格根據波特萊爾(Charles Pierre
Baudelaire
)的三首詩創作一首音樂會詠歎調;又受託創作《小提琴協奏曲》(Violin Concerto),以紀念馬勒遺孀阿爾瑪的女兒瑪儂(Manon Gropius),這位幼女也一直得到貝爾格的疼愛,他在總譜上的題辭為「獻給一位安琪兒」。貝爾格還將巴赫眾贊歌《我心滿足》(Es ist genug)寫入最後樂章,形成動人的輓歌,作品很快地就在幾週內完成了。以上這兩首樂曲都在持續創作《璐璐》的期間所作,也都帶有許些《璐璐》的痕跡,透過庸俗喧囂的外表洞察人心深處的肉欲本能。

但是他卻再也聽不到自己作品的演出了。就在這年年底,貝爾格因為背部遭蟲叮咬,引起膿腫,家境欠佳的他為了省錢,竟然讓妻子海倫用一把剪刀剪除膿瘡,結果引發敗血症,即使緊急送到醫院還是宣告不治,於1935年耶誕夜辭世,享年50歲。

Berg_17  

★☆★☆★☆

貝爾格《璐璐》

Alban Berg : Lulu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urstring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