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lakirev_03  

 

巴拉基列夫對於恩人葛令卡的舊作也耗費許多時間,與葛令卡的妹妹柳德米拉(Lyudmilla Shestakova)一起整理,並加以出版。在柳德米拉的要求下,巴拉基列夫於1866年前往捷克布拉格,安排葛令卡的歌劇演出。這項計畫因為普奧戰爭而延宕至次年才成行。應邀到捷克指揮歌劇。首先在布拉格上演的是葛令卡的名作《為沙皇獻身》(即《伊凡蘇薩寧》),將在捷克音樂大師史麥塔納(Bedřich Smetana)的指揮下公演。不幸的是巴拉基列夫與史麥塔納意見完全不合,從音樂速度、角色塑造到服裝,兩人通通有不同意見,結果讓這次合作幾乎演變成一齣鬧劇。接下來上演的《魯斯蘭與柳德米拉》(Ruslan and Lyudmila)遭遇更多困難,最後在不愉快中結束此次布拉格演出之行。由於過程中的紛爭,巴拉基列夫與史麥塔納終生都不再理會對方。

這段衝突並非偶然,巴拉基雷夫天性強硬與專制,他一向至誠關心自己周遭的朋友,對於故舊葛令卡的作品上演也抱持虔誠的心態,幾乎將其當成神聖的使命,堅持己見毫不退讓,自然會遭遇到現實的困難,也另旁人無法與之共事。反映在「俄國五人團」上,也是同樣的情況,因為他真心關切幾位年輕好友的發展,林姆斯基-高沙可夫就不僅一次抱怨說巴拉基雷夫「管制過嚴」,他總是我行我素,將自己的意見強加在別人身上,對其他成員以霸道的態度加以指導。但隨著「俄國五人團」的成員創作日益成熟,各自走上不同的發展道路,對於巴拉基雷夫的指揮也逐漸無法全部接納,他就開始急躁起來,感覺自己的影響力下滑,因此又演變成怨懟,態度更加尖酸與跋扈。最後讓巴拉基雷夫開始迴避其他成員,甚至離開了「俄國五人團」。

1867
年,安東魯賓斯坦辭去俄羅斯音樂協會(Russian Musical Society, RMS)主席,巴拉基雷夫獲得推薦,在大公夫人葉蓮娜帕芙羅芙娜(Grand Duchess Elena Pavlovna)首肯下繼任,他徹底改變了協會主辦的音樂會曲目的保守性。但再一次由於他的行動過於激烈,不願妥協,短短兩年後,就被大公夫人告知不再續聘。

Balakirev_02  

免費音樂學校的校長洛瑪金在18682月辭職,其職務也由巴拉基雷夫繼任。當他離開俄羅斯音樂協會後,就將全部心力都投入免費音樂學校的教育和演出當中,他體認到當務之急是招募演奏家加入演出團隊,甚至為此尋求尼古拉魯賓斯坦的協助。這個消息傳至葉蓮娜帕芙羅芙娜大公夫人耳中,則令她勃然大怒,於是決定提高俄羅斯音樂協會音樂會的層次,讓他們不時到她的宮廷演出。結果就是擁有俄羅斯音樂協會音樂會員身分的演奏家拒絕加入免費音樂學校的演出,讓免費音樂學校面臨遭極大的財務困境。

巴拉基雷夫只能寄望故鄉的協助,他希望18709月間下諾夫哥羅德的獨奏會,能重振他的聲望,並得到些許利潤。然天不從人願,他的演奏會竟然空蕩蕩,總收入僅有11盧布。這時他的人生面臨重大抉擇,因為父親於前一年(18696月)去世後,將照顧幼妹們的責任都留給了他。1871年,巴拉基雷夫開始出現精神病症狀,令友人憂心忡忡。儘管尼古拉魯賓斯坦伸出援手,願意聘請他擔任莫斯科音樂學院的教授,但卻遭到巴拉基雷夫以缺乏樂理知識而婉拒。以後的歲月裏,巴拉基雷夫成為一位堅定的東正教徒,很少進行音樂活動。而在經濟困難的情況下,巴拉基雷夫也做出決定,18727月到華沙鐵路線找到工作,徹底脫離了音樂界。由於群龍無首,巴拉基雷夫的免費音樂學校校長職務,一直到1874年由林姆斯基-高沙可夫接任。

直到1876年,巴拉基雷夫終又東山再起,開始恢復音樂創作與演出工作,並重新掌握了音樂界自由派的領導權。這段期間,他所做的最有意義的一件事,是與林姆斯基-高沙可夫和里亞朵夫(Anatoly
Lyadov
)共同勘校葛令卡的歌劇總譜,同時校訂自己曾經創作過的作品。1882年,巴拉基雷夫重新就任免費音樂學校校長,1883年至1894年間,他更出任帝國教堂的音樂總監。189411月,巴拉基雷夫在華沙,進行人生中最後一場鋼琴獨奏登臺演出,當天的曲目是蕭邦的奏鳴曲。

這時候的巴拉基雷夫如日中天,他卻選擇急流勇退,於1894年辭去了所有的職務,不過終身未婚的他,每年都還有3千盧布的退休金。從1895年到1910年,巴拉基列夫仍斷斷續續創作。1910529,年高73歲的巴拉基列夫由於一場感冒引發重病,溘然長逝。歸葬在亞歷山大涅夫斯基修道院(Alexander
Nevsky Monastery
)的季赫溫墓園(Tikhvin Cemetery),與已逝故友葛令卡、穆索斯基、包羅定和斯塔索夫為伴。

巴拉基列夫與葛拉祖諾夫
Balakirev_Glazunov  

★☆★☆★☆

巴拉基雷夫《俄羅斯民歌主題序曲
Balakirev: Overture on 3 Russian Theme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urstring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