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cDowell_03  

 

1885年,麥克杜威夫婦倆遷居到威斯巴登,全心投入的麥克杜威,音樂創作在此地獲得極大進展,短短三年間共完成了三首交響詩——《哈姆雷特與奧菲莉婭》(Hamlet and Ophelia)、《賽洛特與愛蘭納》(Lancelot and Elaine)、《拉米亞》(Lamia),八首鋼琴獨奏曲,兩首鋼琴二重奏,十一首歌曲,一首合唱曲,以及《第二鋼琴協奏曲》(Piano Concerto No.2)等,蜚聲歐美樂壇。然而,僅靠出名是無法為生的,聲譽鵲起並未帶來相等的財富,入不敷出的麥克杜威,很快就陷入了經濟困境,於是在1888年的秋天,28歲的麥克杜威帶著妻子,從德國搬回美國波士頓,一面私人教學﹐一面從事創作與演奏。

返回美國的麥克杜威,於當年就以歐洲載譽歸國的鋼琴家身分,於波士頓音樂界登場露面,同時繼續從事創作工作。18893月在紐約,在湯瑪斯樂團伴奏下,麥克杜威親自演奏《第二鋼琴協奏曲》首演,引起轟動。《第二鋼琴協奏曲》形式自由,具狂想曲風格,完成於威斯巴登,樂音迷人,旋律豐富,展現出一個華麗與夢幻的世界,帶有濃厚的德國演奏技法,也可聽出挪威作曲家葛利格的樂風影響。此曲風靡了美國觀眾,也奠定了麥克杜威在美國音樂界的地位

波士頓的年代對麥克杜威來說,是多產的歲月,佳作層出不窮。主要作品包括鋼琴曲《林地素描》(Woodland Sketches)、《悲劇》奏鳴曲(Sonata Tragica,為悼念恩師拉夫而作)、《第一組曲》(First Suite)、《第二組曲印第安》(Indian Suite)等。

麥克杜威的演奏會節目單
MacDowell_Concert_Boston Symphony Orchestra_1896.  

《森林素描》完成於1896年,是麥克杜威移居紐約之前的最後幾部創作之一。這部作品是麥克杜威回到美國後,感受美洲印第安民間音樂氣息而寫出的樂曲,但仍帶有葛利格的小品風格色彩,可說是麥克杜威最為人熟知的鋼琴曲集,將美國東部鄉間森林地區的風景,以美麗的樂音描繪給聽眾。這套作品共由10首樂曲所組成,每曲1-4分鐘不等:
1.
野玫瑰(To a Wild rose)A大調,優美而單純地,曾被不少樂器改編演奏,是一首最通俗的演奏曲目。
2.
鬼火(Will O' the Wisp),升F小調,輕快、幻想地
3.
舊遊之地(At an old travelling Place),降A大調,略帶古典美,富於感情地
4.
秋天裏(In auturnn),升F小調,輕快、活潑、洋溢著無限歡喜
5.
印第安小屋(From an Indian Iodge)強烈地歎息地
6.
睡蓮(To a Water-lily),升F大調,像夢中搖擺似的節奏
7.
萊穆斯叔叔的故事(From uncle Remus)幽默愉快地,《萊穆斯叔叔》是一本流傳於美國民間的童話故事集。
8.
荒蕪的農田(A Dvserted farm),升F小調。用深厚的感情
9.
牧場小河(By a meadow brook),降A大調,優美、快樂地
10.
日暮絮語(Told at Sunset)F小調,帶有感傷地

《印地安組曲》創作於18911892年間,後於1896123由鮑爾(Emil Paur)指揮波士頓交響樂團在紐約舉行首演。主題採自印地安民歌,涵蓋收成歌、戰歌、女子舞蹈與戀歌等。全曲由五個帶有標題的樂章所組成:
1
、傳奇曲,莊嚴性格,自印地安傳奇《米安托烏納》汲取靈感而生。
2
、愛情之歌,溫和深情。
3
、戰時,粗野雄壯的迴旋曲式結構。
4
、輓歌,悲哀的樂音。
5
、鄉村的節日,輕快的節日氣氛。

MacDowell_04  

☆★☆★☆★

麥克杜威《森林素描》之野玫瑰
Edward MacDowel: To a Wild Rose, Op.51 N° 1

麥克杜威《森林素描》之睡蓮
Edward MacDowell: To a Water Lily, Op. 51 N° 6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urstring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