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haikovsky_Painting_10  

 

柴可夫斯基是不是俄國有史以來最偉大的音樂家,或許還有討論的餘地,但他是最受歡迎的俄國作曲家,應當是無人可以質疑的事實。

柴可夫斯基一生的創作極為豐富,不但作品數量龐大,而且各種體裁的音樂形式都齊備,包括交響曲、歌劇、芭雷舞劇、協奏曲、音樂會序曲、室內樂與聲樂等。就以目前大家仍然常在各種場合欣賞到的樂曲來說,信手拈來就有十一齣歌劇中的二齣,六部交響曲的其中後三首,三首協奏曲(鋼琴、小提琴及為大提琴 作的洛可可主題變奏曲),三齣芭蕾舞劇以及十多首序曲、幻想曲、室內樂等管絃樂作品。

Tchaikovsky_Painting_09  

在音樂創作上,柴可夫斯基由於其濃厚的學院背景,在近代俄國音樂家中被公認是較傾向傳統歐洲風格的大師。他也確實很重視樂理與架構等傳統,比如他崇拜莫扎特,對音樂的旋律性極為重視,因此曾模仿莫札特的風格創作出一部管弦樂組曲(Suite No. 4 in G major, "Mozartiana", Op. 61)。

但柴可夫斯基也不是個僅注重框架的純粹形式主義者,他與強調俄羅斯民歌的「俄國五人團」之間的歧異,並不能單純視為外來的西方音樂與本土的民族音樂之爭,而是嚴謹的結構與鬆散的音符之間的差別。較正確的看法,應將柴可夫斯基當成俄國第一位用國際音樂語言表達,卻又不失民族特色的作曲家。民族元素在他的音樂中不是無關緊要的佐料,也不是刻意充填進去的成分,而是他內在性格的顯現。他的作品擁有一種僅屬於俄羅斯獨有的氣質,儘管沒有刻意的彰顯,卻怎麼抹也抹不去。

誠如史特拉汶斯基所言:「柴可夫斯基的音樂,比那些長久以來輕易被貼上俄羅斯標籤的音樂,更具深厚的俄羅斯風格,就像普希金的詩作與葛林卡的歌曲一樣,他雖未在其中植入俄羅斯農民的靈魂,卻不自覺從我們民族中吸取真實的養分。」或許這才是真實的柴可夫斯基。

Tchaikovsky_Painting_08  

柴可夫斯基生平年表 

1840

57誕生在俄國的金屬工業城沃金斯克

1844

在母親的教導下在家學鋼琴彈奏

1850

進入皇家法律學校就讀

1855

跟隨昆德林格學習鋼琴和作曲理論

1859

從法律學校畢業,進入俄國司法部擔任辦事員

1861

離開司法部
進俄羅斯音樂學會主辦的音樂班,追隨乍列姆巴學作曲。

1862

隨乍列姆巴進入聖彼得堡音樂學院就讀

1865

自音樂學院畢業,其創作的清唱劇獲得學院的銀牌獎

1868

認識巴拉基列夫,與「五人團」時有往來
《第一號交響曲》在莫斯科首演

1869

愛上比利時女高音狄希莉雅朵,終無結果

1871

編寫《和聲學的實踐之研究入門》
發表《D大調第一號弦樂四重奏》

1874

前往義大利旅行
完成《B小調第一號鋼琴協奏曲》

1876

完成芭蕾舞劇《天鵝湖
與德日達梅克夫人展開持續13年的通信聯繫

1877

與學生安東妮雅米露可娃結婚,但以悲劇收場,在精神幾近崩潰下逃回聖彼得堡

1878

離開莫斯科音樂學院教職,前往南歐旅遊
在瑞士完成《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

1881

一位偉大藝術家的回憶鋼琴三重奏悼念尼古拉‧魯賓斯坦

1885

任俄羅斯音樂協會莫斯科分會會長

1887

應邀到歐洲各國旅行演出,獲得更大的成功

1889

完成芭雷舞劇睡美人

1890

梅克夫人中斷持續13年的資助,宣稱自己已經破產

1891

應邀前往紐約參加大都會音樂廳開幕與慶祝活動,並在美國旅遊演出

1892

完成芭雷音樂《胡桃鉗》

1893

完成第六號交響曲《悲愴》並親自在聖彼得堡指揮首演

不慎喝生水染上霍亂,於116逝世,享年53


Tchaikovsky_Painting_02  


☆★☆★☆★

柴可夫斯基《第一號鋼琴協奏曲》- 阿格麗西演出
Tchaikovsky : Piano Concerto No.1 - Argerich



柴可夫斯基1812序曲》
Tchaikovsky : 1812 Overture
I



II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urstring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