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Gluck_02.jpg  

 

1762年,葛路克在《奧菲歐與尤麗狄茜》(Orfeo ed Euridice)中嘗試改革,創立了一種新的歌劇風格,由他與志同道合的歌劇劇作家藍奈里‧卡爾薩比基共同合作完成,他在劇中借用法國歌劇的風貌,勇於簡化歌劇的框架,毅然與時興卻僵化的義大利風格分道揚鑣。

葛路克的改革重點其實很簡單,就是請歌唱家回歸本份,要求他們只需要在舞台上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不能再肆意即興發揮,必須從頭到尾嚴格按照樂譜演唱。此外,個性專橫的他,也以最嚴厲的態度對待伴奏樂團,葛路克事必躬親,總是要親自指揮自己的歌劇才能放心。

《奧菲歐與尤麗狄茜》讓葛路克的理想跨出了第一步。此劇採自希臘悲劇故事《奧爾菲斯》(Orpheus),情節簡單,故事清晰,當時有其他劇作家曾嘲笑這部歌劇,說它幾乎沒有劇情可言,似乎連最低限度的要求都構不上。不過對葛路克來說,簡單就是他對歌劇的改革立場。《奧菲歐與優麗狄茜》劇詞簡潔,沒有多餘的音樂,就連和聲也是如此。葛路克的主張,就是希望音樂克盡其職來搭襯詩歌的表現,易言之,音樂應當為戲劇而服務,所以不能喧賓奪主,必須簡化音樂的表現,摒棄傳統的炫技要求,提倡自然純樸的演出。他更強調歌劇演出情節的重要性,並把原由古鋼琴伴奏的宣敘調改用管弦樂進行伴奏,以此縮短宣敘調與詠嘆調之間的落差。

Gluck_07.jpg  

此劇上演後,人們關注的焦點先是集中在劇作家卡爾薩比基身上,大家拿他和古希臘悲劇名家索福克勒斯和英國劇作大師莎士比亞相提並論。但對於歌劇本身,觀眾普遍的看法是它實在太新潮了,然而過不了多久,它的演出卻越來越轟動,逐步贏得許多熱情者的支持。

葛路克的改革進程,繼續落實到他1767年的下一部作品《阿爾西斯特》(
Alceste)。於此劇推出之際,葛路克在劇本的序言裡充分闡述自己的主張,此文後來也成為著名的音樂改革宣言之一。他寫道:「我的音樂得到劇本相得益彰的扶助,傑出的劇作家為我的音樂推陳出新,設計了新型態的劇情,讓健康的故事情節、完美的劇情模式、冷靜的道德規範代替了矯情的語言、誇張的激情、故弄玄虛的場面和毫無變化的場景。這部歌劇成功地證明了我的主張完全正確,它在這個開明的城市獲得普遍的讚許,適足以驗證,只有簡潔、真誠和自然,才是一切藝術表現形式中,力求完美的要素。」

葛路克的《阿爾西斯特》
Gluck_Alceste.jpg  

卡爾薩比基與葛路克第三次合作的成果,是1770年的《帕里德與艾萊娜》(
Paride ed Elena),他們在此劇中又有了進一步的創新表現:第一,是在序曲時就開始劇情的鋪陳;第二,是讓管弦樂團也能表達出豐富的情感,不再是歌手的陪襯而已,同時男主角也由閹人歌唱家更換成真正的男高音;第三,是減少劇中換場換景的次數,讓戲劇得以更順暢的進行;第四,是合唱的出現次數增加,如同古代戲劇一般又成為演出時的重要元素。

但可惜的是,這兩部歌劇都沒再能獲得觀眾的廣泛認同,甚至葛路克原先的支持者們也對他的大幅度改革難以消受,於是他又被迫回到傳統歌劇的老路上。不過葛路克並沒有放棄歌劇改革的雄心,於是他決定前往巴黎碰碰運氣。

1772年,葛路克來到巴黎,一心希望崇尚自由開放的法國觀眾,能夠較為理解和支持歌劇改革的必要性。另一個主要原因,則是曾在維也納向他學習聲樂的貴族少女瑪麗‧安托內特(
Marie Antoinette)已在1770年成為法國國王路易十六(Louis XVI)的皇后,葛路克在巴黎,無疑能得到他的學生毫無保留的支持。因此,剛抵達的葛路克很順利的就與巴黎歌劇院簽訂了6部歌劇創作的合約。第一部,是由一位名喚羅萊的法國外交官兼詩人所寫的腳本《伊菲姬妮在奧立德》(Iphigénie en Aulide),這部歌劇於1774年上演,同年還重新演出葛陸克的舊作《奧菲歐與尤麗狄茜》,並且以男高音取代了閹人歌手。

支持葛路克的瑪麗皇后
Gluck_MarieAntoinette_Student.jpg  

在《伊菲姬尼在奧利德》這劇歌劇中,葛路克繼續進行傳統歌劇的革新,他一方面突出音樂的戲劇性,另方面也強化了英雄式的歌劇主題,並以完整的協奏曲式來創作歌劇序曲。這部歌劇讓他獲得空前的成功,讓葛路克在一夕之間成為巴黎家喻戶曉的知名人物。當然此劇從排練到演出,瑪麗皇后的幕後支持功不可沒。葛路克從不隱藏他與皇后間的師生關係。據說,有一度在歌劇排練的現場,他不滿巴黎當地的演出效果,竟然脫口而出:「我這就去找皇后陛下,告訴她我已經受不了這裡的排演,我決定要回維也納去了。」在這種情況下,眾人也不得不退讓,葛路克以他一貫跋扈的態度,恣意的達到他想要的結果。

由於葛路克的音樂才華受到肯定,法、奧兩國王室都決定支付他高額的薪金和創作報酬,他並且在1774年被任命為奧國王室的宮廷作曲家,此後數年,他都在維也納與巴黎兩地之間來回奔波。他的舊作《阿爾西斯特》於1776年也譯成法文在巴黎上演,受到當地觀眾的熱烈喜愛。1777年,葛路克的歌劇新創作《阿爾米德》(
Armide)緊隨著推出,這部劇作在堅持他個人改革原則的基礎上,更進一步發揮了管弦樂團的作用。1779年,他又一部改革式歌劇《伊菲姬妮在陶里德》(Iphigénie en Tauride)問世,這部作品並無當時流行的愛情主題,反而是以人物內心情感的衝突為主軸,在音樂上則強調了詠敘調的作用,使格魯克的歌劇改革登上另一次的高峰。然而好景不常,他在巴黎的最後一部創作《埃科與納喀索斯》(Echo et Narcisse)不幸失敗了,但更慘的是在此劇排演時,葛路克竟然中風了,雖然幸無大礙,但對年事漸高的他來說,無疑是一大警訊,因此他決定收拾行囊回到維也納定居。

葛路克回到奧國後,健康情況一直未能好轉,身體也愈來愈虛弱。他生命中的餘年都在維也納度過,雖然還是不時被徵詢音樂事務,但除了幾部小品之外,他已無力再進行大型作品的創作。1787年葛路克第二度中風,並且在數天後的11月15日辭世,享年73歲。

Gluck_08_1777.jpg  

☆★☆★☆★

葛路克《奧菲歐與尤麗狄茜》
Christoph W. Gluck: Orfeo ed Euridice



'Orfeo ed Euridice'  'Ah, se intorno a quest'urna funesta'



'Orfeo ed Euridice'  'danza delle furie'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urstring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