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Mendelssohn_01.jpg 

 

才華出眾的孟德爾頌,9歲時就已經開始公開演奏,10歲時就為《詩篇19》譜曲,12歲寫出他自己的第一首鋼琴四重奏(op.1),到13歲時,他已經創作了13部弦樂交響曲、一部小提琴協奏曲(d小調)、一部鋼琴與弦樂協奏曲(a小調)、一部雙鋼琴協奏曲(E大調)、兩部鋼琴五重奏和一部絃樂四重奏。這些作品大都古樸典雅,旋律流暢,水準遠遠超過了大多數作曲家在同一年齡層所完成的作品。而且直到今天,仍然不時被人們演奏。從這一點來說,孟德爾頌一點也無愧於被稱為「19世紀的莫札特」(出自舒曼的誇讚)。

在家庭雄厚財力的支持下,14歲時孟德爾頌就有機會組成自己的私人樂團,15歲那年孟德爾頌完成了他的《第一交響曲》,在這部作品中,莫札特、貝多芬和韋伯對他的影響顯而易見。16歲那年,他第一部足可媲美大師級的作品《E大調八重奏》問世。這部作品有著優美的抒情風味和成熟完美的音樂曲式,被公認為是最偉大的八重奏之一。次年(1826年),他更以一部讓世人驚豔的作品引領了了當時的風潮和時尚,並創立了標題為「交響序曲」(一稱音樂會序曲)的新體裁,那就是著名的《仲夏夜之夢序曲》(Overture to A Midsummer Night's Dream)。柴可夫斯基曾這樣稱頌這部作品:「它新奇及層出不窮的靈感和詩意都達到了讓人驚嘆的地步。」

當時,莎士比亞著名的戲劇《仲夏夜之夢》才剛剛翻譯為德文,芬妮與腓力斯閱讀後愛不釋手,為其中夢幻般的情節與場景所吸引,於是便想運用樂曲來表達出那種如幻如夢般的意境。孟德爾頌首先為自己與姊姊寫了一首鋼琴四手連彈,接著又將其改編為管弦樂曲,於家中的音樂晚宴中介紹給朋友們,次年則在舒泰丁舉行正式首演。

Mendelssohn_11.jpg 

又過了兩年,當孟德爾頌初抵倫敦訪問時,不小心在某天晚上指揮演奏完後將此曲的樂譜遺忘在馬車上,幾乎翻遍了整個倫敦市都沒能及時將其找回來。在不得已的情況下,孟德爾頌只好憑藉著自己的記憶力,將總譜重新寫出,以便接下來的演出使用。後來,遺失的樂譜總算被尋獲,結果兩相對照下,原譜與新譜竟然一個音符也不差,由此可見孟德爾頌的記憶力果然非同凡響。


《仲夏夜之夢序曲》被公認為是孟德爾頌畢生中最完美的作品之一。舒曼還曾誇讚此曲道:「僅此一曲,孟德爾頌已可名垂不朽,即使其他的作品都冠上別人的名字,也絲毫無損於孟德爾頌的令譽。」在這首序曲中,孟德爾頌運用豐富的想像,優美抒情的風格和精練流暢的筆觸,描繪出夏季月明之夜和迷人的森林裡的神奇生活。整個樂曲不但帶有神秘氣氛的夜景詩趣,也利用詩意般的音樂背景,讓作品披上了一層幻想和仙境的色彩。整部作品音樂發展流暢清晰,和聲單純且富於色彩,配器技巧高超,既有不同音色對比,又有彼此交替出現的巧妙融合。完全充分體現了作曲家的創作風格及獨特才華,可說是孟德爾頌在創作生涯中的一個里程碑。

十年後,普魯士國王腓特烈‧威廉四世(King Frederick William IV)想在波茨坦的離宮上演《仲夏夜之夢》之前,又特邀孟德爾頌為全劇譜曲,於是在序曲之外,孟德爾頌又完成詼諧曲、夜想曲與著名的《結婚進行曲》(Wedding March)等,全劇於184310月首次公演。當1856年,英國女皇維多利亞的女兒與普魯士太子締結連理時,也是在盛大的婚禮中演奏此曲,此風至今仍流行不衰。

Mendelssohn_30.jpg 

事實上,在西洋音樂史上,像孟德爾松這樣有著輝煌的家族史、優越的家庭環境和良好的人文素養的音樂家實屬罕見。比起其他音樂家,孟德爾頌當然能得到更多呵護與照顧,在他家裏出入的都是當時知識界與人文界的代表人物,例如海涅
(Heinrich Heine)、黑格爾(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韋伯(Carl Friedrich Ernst von Weber)等各領域的大師。1817年,恩師澤爾特引他晉見大文豪歌德(Johann Wolfgang Goethe)。那一年,孟德爾遜8歲,歌德已經68歲,但是爺孫倆一見如故,歌德甚為欣賞孟德爾頌的才華。12年後,孟德爾遜再次晉見歌德,並作曲題獻給歌德;歌德心中寬慰,除了鼓勵他,也介紹一些作品讓他閱讀,成為孟德爾頌後來創作的靈感。

1826年至1829年,孟德爾頌進入柏林大學繼續深造,他所修讀的課程內容廣泛,包括拜師黑格爾學習美學,師從甘斯(Eduard Gans)研讀歷史,以及跟隨雷特(Carl Ritter)研究地理等。那時,他已經決定以音樂作為終身的事業,因此依然從澤爾特在音樂上努力不懈。孟德爾頌在澤爾特門下學習時,偶然間發現了巴哈的合唱音樂,即使對此並不熟悉,但孟德爾頌還是一頭栽進巴哈的作品中。他在幾經鑽研後,體認到巴哈作品的偉大,與此同時他也取得一本巴哈的《馬太受難曲》,他便問老師澤爾特是否可以將此曲重新演奏,在澤爾特同意下,即使當時某些音樂權威出言反對,孟德爾頌仍在20歲之齡就親自指揮,於1829311321柏林歌唱學院連續演出兩場《馬太受難曲》。這是巴哈死後79年以來,這部作品第一次被公開演出,由於這次演出相當轟動,使得大家開始重新注意到巴哈,而巴哈的音樂也才逐漸又開始在世界各地的音樂會中重現蹤跡。巴哈的作品能得到重視與復興,年紀輕輕的孟德爾頌實在功不可沒。

Mendelssohn_08.jpg 

☆★☆★☆★

孟德爾頌《仲夏夜之夢序曲》
Mendelssohn - Op. 21 - Ouverture




孟德爾頌《仲夏夜之夢》
Mendelssohn - OP. 6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urstring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