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Schubert_1115.jpg 

 

1816年,19歲的舒伯特曾多方奔走,希望能到萊巴赫公立音樂學校擔任某個主管的職務,卻未能成功。不過他依然處在創作的高峰期,這一年的作品像是歌曲《搖籃曲》和第四與第五交響曲等,全是流芳萬世的名曲。次年,20歲的舒伯特的代表作品則有歌曲《音樂頌》、《死與少女》等。

1818
年的春天,一位家境殷實的蕭勃(Franz von Schober)突然前來家裡拜訪舒伯特,原來蕭勃曾經在舒伯特好友史伯恩(Josef von Spaun)的家裡聽過舒伯特的歌曲,大為激賞,因此前來致意。他提出一個令人心動的建議-讓舒伯特辭去學校的差事,並資助他全心進行音樂創作。這個建議可謂雪中送炭,因為舒伯特又申請了盧布爾雅那宮廷樂師的工作依然未能如願,而且一直為鬱悶的教職深感不快。他的父親雖然覺得此議很不踏實,但還是同意了蕭勃的建議與舒伯特的決定,於是舒伯特便在四月末就搬進蕭勃的家中。

開始全力創作的舒伯特雖也曾為了想補貼家用而試圖撥出一部分時間來教授音樂,但最後卻不得不放棄。他後來說:「我整天都在寫,每當我完成一部樂曲,馬上開始進行下一部。」

但是儘管舒伯特完成的創作非常的多,但是卻一直沒有受到音樂界的注意,他的經濟環境也一直未能好轉善。幸好舒伯特天性善良,與友朋關係友善,大家都稱讚他擁有「天真浪漫的感情」,所以舒伯特最幸運的事,是結交到一群好朋友,社交圈也不斷的擴大。詩人梅諾弗(Johann Mayrhofer)是他最早認識的好友之一,梅諾弗又介紹他認識劇院歌手弗格爾(Johann Michael Vogl)-一位著名的男中音,後來常在維也納的沙龍演唱舒伯特所譜寫的歌曲;還有赫特布瑞兄弟(Anselm and Joseph Hüttenbrenner)一直都是舒伯特最的忠實歌迷。出色的鋼琴家蓋西(Joseph von Gahy)則大為嘆服舒伯特的天才,時常公開演奏他的奏鳴曲和幻想曲。

Schubert_1120.jpg 

而維也納的音樂世家桑賴斯納(Sonnleithner),也因為大兒子與舒伯特曾是康維特皇家學校的同學,所以他們家很歡迎舒伯特自由出入,而且常為他舉辦音樂聚會,這種聚會很快成為舒伯特與他一干好友如史伯恩、蕭伯、赫特布瑞以及梅諾弗、弗格爾等人時常聚首的地方,他們的聚會很快就被戲稱為「舒伯特圈子」(Schubertiaden)

透過他朋友的幫忙,他在1818年與1824年曾兩次被聘請到匈牙利,擔任埃斯特哈基(Esterhazy)公爵的兩位元千金的家庭音樂教師。不過,對舒伯特而言,他還是比較喜歡隨興而不受任何拘束的生活,因此除這兩次應聘之外,他不再有過固定職業,也沒有固定收入。對於社會地位、品味生活等世間俗務,舒伯特一點都不感興趣,只要他一拿到報酬,第一件事就呼朋引伴到咖啡廳和酒館去取樂,等錢全部花光以後再說。特之所以沒有固定的工作,這也與他生性討厭禮儀,更不肯屈就宮庭樂師的職務聽命顯貴有關。然而在這種波希米亞式的生活中,他還是樂思泉湧,有時甚至會因一時靈感湧出,就將樂曲寫在帳單的背面。

Schubert_1113.jpg 

有段時間,舒伯特和朋友索貝爾同住在一個狹小的屋子裏,繼續努力於創作。冬天常沒有足夠的溫暖衣物可穿,因此兩個難兄難弟只能輪流穿一件大衣,於是每當索貝爾外出時,舒伯特就躲在屋子裏作曲。到了晚上,他常常是在創作中沈沈地戴著眼鏡入夢。早上一醒過來,連漱洗都免了,就趴在五線譜上繼續創作。他自己沒有鋼琴,必須到朋友家借用來創作。有一次,他樂思驟起,興奮地跑到朋友家,卻發現鋼琴已有人在彈奏,就只能默默地離開了。回到家,就像索貝爾所說的,他躲在被子裏,發出嬰兒般的啜泣聲。


但是他那些有情有義的朋友們卻始終如一,持續不求回報地接濟他。有的為他提供住處,有的提供樂器。他們總是一起出去吃飯,碰上誰帶錢就由誰付錢。舒伯特是聚會中的明星,但卻一貧如洗。據說他有十幾個外號。最有特點的一個是「有什麼能耐?」,更白話一些來理解就是「他有能力買單嗎?」這是因為每當出現一個新朋友被介紹給舒伯特認識時,他都會習慣性的這樣問。舒伯特的另一個外號是「小蘑菇」,因為他身高只有157,還是個小胖子,臉圓骨架粗,乍看之下完全是個鄉巴佬模樣。

如果願意投入教授音樂,舒伯特可以獲得相當不錯的收但是他只對作曲感興趣,其他所謂的「工作」,對他來說根本毫無意義。這樣他便只能靠微薄的版稅來過日子。他又最討厭在創作中摻入商業因素,所以一直堅持自己的創作理念,出版商對這些歌曲則往往以不暢銷為由而不願出價收購,只願意出版他少數僅供娛樂的輕音樂。好友們最後實在看不下去了,於是集資起來幫舒伯特自行出版歌曲。經過一番努力,舒伯特的第一部歌曲終於在1821年出版,此後另外還有一些歌曲也陸陸續續發行,即使如此,舒伯特所得到的版稅卻還是相當有限,他還是必須過著清貧如洗的生活。

這段期間,舒伯特的音樂風格也走向成熟,定型。未完成的清唱劇"Lazarus" (D.689)18202月動工,隨後主要的還有「the 23rd Psalm(D.706),《靈魂之歌》(Gesang der Geister(D.705/714),《流浪者鋼琴幻想曲》(以歌曲流浪者為主題),以及「Quartettsatz in C minor (D.703)。而且對於他作曲生涯更有意義的是,在這一年,他有兩部歌劇-《孿生兄弟》(Die Zwillingsbrüder」)(D.647)和《神奇的豎琴》(Die Zauberharfe(D.644)都被搬上卡特內羅劇院(Kärntnerthor theatre)的舞台上公演。

Schubert_1118.jpg 

關於舒伯特的生平創作與趣聞,本部落格曾有許多次的介紹,歡迎各位回顧欣賞囉:


舒伯特軍隊進行曲
http://blog.sina.com.tw/ourstrings/article.php?pbgid=29976&entryid=580436

舒伯特的《野玫瑰》
http://blog.sina.com.tw/ourstrings/article.php?pbgid=29976&entryid=580696

舒伯特的《魔王》
http://blog.sina.com.tw/ourstrings/article.php?pbgid=29976&entryid=580778

舒伯特的《菩提樹》
http://blog.sina.com.tw/ourstrings/article.php?pbgid=29976&entryid=580902

舒伯特的《鱒魚》
http://blog.sina.com.tw/ourstrings/article.php?pbgid=29976&entryid=581098



☆★☆★☆★

舒伯特《死與少女》
Schubert - Death and the Maiden

I

II

III

IV

V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urstring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