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rdi_02.jpg 

 

《弄臣》、《吟遊詩人》與《茶花女》讓威爾第聲名遠播,已經成為大歌劇創作家的他,也應邀到法國巴黎寫一齣歌劇,他到巴黎一住就是三年多,他所編寫的新作品《西西里晚禱》(I vespri Siciliani)才得以上演。威爾第和巴黎歌劇院的合作不甚愉快,產生許多糾紛,還與其他劇院打了好幾場官司,因為這些劇院未經他同意就上演他的作品。最後威爾第在1857年初離開巴黎,儘管此次巴黎經驗感受不佳,但與運作已臻成熟的巴黎歌劇界的常年接觸,無疑讓威爾第的視野更為開闊,也促使他的心境更上層樓。

1859
年,威爾第與第二任妻子裘瑟賓娜正式結婚,回到故鄉過著安逸樸素的鄉間生活。但是義大利終於從奧地利的統治中擺脫桎梏,獲得統一,卻也讓威爾第已反璞歸真的生活發生巨變。始終被義大利人民當成愛國者象徵的他,在一腔熱血驅使下,應允出馬在18611865年間擔任義大利統一後的首屆國會議員,儘管他後來並不常出席議會,因為他基本上不喜歡和政客們攪和。但1874年仍再度通過選舉,繼續進入上議院擔任上議員。

Verdi_06.jpg 

年事漸長的他,不得不開始面對周遭親友陸續辭世的命運。1867年他的岳父與摯友劇作家畢亞維相繼去世,1868年另位名作曲家羅西尼也過世,於是在他腦海中出現一個悼念死者的《安魂曲》的譜曲計畫,想要邀請當時義大利的重要作曲家,由每個人各自譜寫一個樂章,最後整合成一部完整的作品。可惜這個計畫因種種因素並未實現,最後只有他寫完自己那一章節。但是在5年後的1873年,由於威爾第極尊敬的義大利詩人亞歷山卓‧曼佐尼去世,於是他將原本為羅西尼所寫的那一章節重新改寫為一首完整的《安魂曲》。

這首由威爾第獨力完成的《安魂曲》深具歌劇風格,不具有太多的宗教色彩,與傳統安魂曲相差甚遠,因此受到部分人士的強烈批判,但畢竟這是威爾第緬懷故友的心血之作,富有濃厚的威爾第個人色彩其實也很難說不恰當。為了消除批評的聲浪,威爾第的夫人裘瑟賓娜也為他的丈夫挺身辯護說:「外界的人談了許多關於莫札特、凱魯比尼與其他人安魂曲作品中所具有的宗教情懷。而我要說的是,威爾第這樣的人,所寫出的作品必須要像威爾第,也就是說,依照他自己所感所知來加以詮釋。宗教情懷也必須與時代背景及作曲者本身的個性相符,否則只是一味模仿他人風格的作品,即使作曲者是威爾第,我也會拒絕聆聽。」威爾第的《安魂曲》於1874年在米蘭大教堂舉行首演,接著又到拉斯卡拉劇院演出,第二年便在倫敦、巴黎和維也納各地廣為流傳。

Verdi_05.jpg 

1869
年,貫通埃及境內連接東西海上交通的蘇伊士運河開鑿成功,讓開羅成為舉世矚目的焦點,為了迎接各地來客,因此當地也新建了一座歌劇院,為了迎接歌劇院的誕生,開羅方面也以巨資邀請威爾第編寫一齣全新的歌劇作為慶賀。威爾第起初不願答應,但是當他看過送來的劇本之後馬上改變主意,接下這份工作。原來這是一部以紀元前埃及與衣索比亞間的戰爭為背景,所發生的一段悲壯淒美的愛情故事,這就是被稱作威爾第平生最偉大的傑作《阿伊達》(Aida)。此劇由斯基蘭佐尼(A. Ghislanzoni)根據法國埃及學專家馬里埃特(A. E. Mariette)的原著撰寫劇本,歌劇完成後,於18711224在開羅首演。

為了達到慶賀新歌劇院的效果,所以威爾第費心安排,整齣歌劇的編制浩大,規模宏偉,戲劇構成也強而有力,甚至可說已達到無懈可擊的程度,堪稱是威爾第登峰造極之作。尤其是第二幕的第二場,在營造勝利凱旋的場景時,動員的人數達到數百人之多,登場的包括合唱團,芭蕾舞團,場面豪華,燦爛輝煌,令觀眾目眩神迷。著名的《凱旋進行曲》和《芭蕾音樂》等,都出現在這一場中。還有第一幕的開頭,埃及宮廷的侍衛長拉達梅斯唱的《清純的阿伊達》,遭敵方擄走的衣索比亞公主阿伊達唱的《得勝而歸》,第三幕裡阿伊達在泥羅河畔因思念故國所唱的《啊,故鄉》,最終幕埃及公主阿夢麗斯與拉達梅斯的二重唱《法廷》等,都可說是千古名曲。

Verdi_12.jpg

威爾第在完成《阿伊達》之後,有整整十多年都未再動筆寫歌劇,據說他曾考慮將莎士比亞的作品《李爾王》(King Lear)編為歌劇,但改編的工作可能太過龐雜了,讓高齡的威爾第難以消受,最後不得不放棄。直到1886年,73歲的威爾第才又寫成《奧賽羅》(Othello),這也是一部莎士比亞的作品,更是威爾第創作中的悲劇傑作。1893年時,威爾第再完成喜歌劇《法爾斯塔夫》(Falstaff),同樣由莎士比亞的作品《溫莎的風流娘們》(The Merry Wives of Windsor)和《亨利四世》(Henry IV)所綜合改編,但吸引威爾第進行創作的原因是此作品為一部喜劇,自從他在五十多年前創作喜歌劇《一日之王》失敗後,就再也不曾接觸過喜劇作品了。威爾第或許想藉這部歌劇昭告天下,他也能創作喜歌劇,甚至以自己的方式創作出足以與德國的華格納相提並論的輕快音樂劇。《法爾斯塔夫》於189329舉行世界首演,成功是理所當然的,畢竟這是年高德劭,受人尊敬與歡迎的威爾第的新作品。

《法爾斯塔夫》為威爾第的歌劇創作劃下完滿的句點,但他的音樂創作仍未停止。他皆下來又寫過幾首宗教歌曲。19011月,威爾第在米蘭的旅館裡突然中風,在床上昏迷了一個星期後宣告不治,最後在12789歲高齡與世長辭,義大利舉國為之哀悼。威爾第為義大利歌劇留下了無與倫比的功績,稱讚他是義大利最偉大的作曲家之一並不為過。


☆★☆★☆★

威爾第《阿伊達》之《清純的阿伊達》
'' Celeste Aida '' , VERDI , Radames Aria,




威爾第《阿伊達》之《凱旋進行曲》
Aida: The Grand March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urstring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