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chmaninoff_07.jpg 

 

拉赫曼尼諾夫平生的後期(1919-1943),是他遠離祖國而漂泊在海外的年代,讓他的思緒與心境,也因此比早年更為複雜。拉赫曼尼諾夫對於俄國1917年發生的兩次革命,表現出的是完全不同的態度。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的專制統治,他對此曾歡欣不已,並主動將自己音樂會的收入捐給進行革命活動的俄國軍隊。但隨之而來的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卻讓拉赫曼尼諾夫困惑而茫然,他的反應其實與當時俄國知識界的普遍反應一致,對於俄國無產階級革命運動為何會成功完全毫無心理準備。於是當年的11月,當他獲得當局核准帶領全家出國訪問後,他先前往瑞典,後往丹麥,最後便到瑞士定居下來。

在國外為維持了一家的生活,他將大部分的時間都耗費在鋼琴演出上,開始了職業演奏家的生涯;彈奏的曲目除了他自己的作品,還包括貝多芬、李斯特、舒曼、蕭邦及同輩的俄國作曲家史克里亞賓、麥特納和師輩的葛拉茲諾夫及柴可夫斯基的樂曲。除了忙於演出而沒有時間,離開祖國的土地也讓他有著極為濃厚的失落感,因此一時之間也沒有心情可提筆再事樂曲創作。他曾在接受美國《音樂唱片月刊》訪問時,提及他內心深處哀痛的情緒:「離開俄國後,我失去了創作的慾望,失去祖國後,我也失去了自我。一個失去音樂的根、音樂的傳統與音樂土地基礎的流亡者,除了靜悄悄的回憶與永不間斷的沈默外,任何安慰也無法撫慰我了。」

Rachmaninoff_33.jpg 

就現實而言,作曲這時對拉赫曼尼諾夫來說,也已是一件相當奢侈的事,為了讓演出盡善盡美,他最關心的還是如何在琴技上更上層樓。本來因為他在俄國曾擁有輝煌的指揮資歷,讓美國好幾個大樂團都願意提供不錯的職位給他,但是他最終還是決定將精力集中在鋼琴演出上。當然主要的原因,還是為了安頓他整個家族寬裕的生活。在1921年時,拉赫曼尼諾夫就在紐約曼哈頓島上,蓋一座仿建自他在俄國艾凡諾卡莊園的大型建築;到了1931年,他又於瑞士琉森湖邊購置產業,也按照俄國舊居原樣進行佈置。這兩處宅邸裡面都擁有管家、廚師、園丁、佣人等僱工,還有為數眾多的表親,完全維持俄國舊式傳統大家族共同生活的型態。而這一大家子都要靠拉赫曼尼諾夫來養活,所以他只好一肩挑起鋼琴家的身分,因為身為鋼琴家能夠賺取的金錢遠遠勝過作曲家。不過這可能也是一個相對來說更好的決定,畢竟拉赫曼尼諾夫不論在生理和天資上,都擁有完美的鋼琴演奏家應具備的優點,這使他日後果真成為當代最偉大的鋼琴演奏家之一。

儘管如此,熱愛作曲的本能驅使著他,讓他慢慢地又回到創作的路上,甚至在旅行或巡迴演奏的空檔也會抽空作曲。此時重要的作品,包括1926年《第四號g小調鋼琴協奏曲》及《三首俄羅斯歌曲》(Three Russian Songs)1931年《柯雷利主題變奏曲》(Corelli variations)1934年的《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Rhapsody on a Theme of Paganini)。其中《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可說等同於拉赫曼尼諾夫的「第五號鋼琴協奏曲」,只是在格式上僅有單一樂章而已(拉赫曼尼諾夫之前共有四首編號的鋼琴協奏曲)。他為了完成這首樂曲,在1934春縮短了本已計畫好的旅行演奏以便專心作曲。77他在琉森湖畔自己的別墅中開始作曲,僅一個月後的824就完成了這首作品。同年104日他攜帶著完成的總譜來到紐約,在8天之內總譜完成印製工作,並於費城音樂學院試演-由拉赫曼尼諾夫本人任鋼琴獨奏,史托柯夫斯基(Leopold Stokowski)擔綱指揮。首演則在同年117舉行。接下來的半年中,這首樂曲在紐約、英國曼徹斯特、倫敦等地相繼演出,速度之快,真是音樂史上罕見。這首樂曲受人們喜愛的程度實不下於《第二號鋼琴協奏曲》的曲子,乃是根據帕格尼尼著名的《小提琴隨想曲》(Caprice for Solo Violin)24(a小調)之主題作不斷的變奏而來的。

Rachmaninoff_32.jpg 

1935
年,拉赫曼尼諾夫舉家遷移美國。他之前業已數度踏上新大陸的土地,甚至早在1909年他的《第三號d小調鋼琴協奏曲》在紐約首演時,就是由他自己擔任鋼琴獨奏。不同的是,拉赫曼尼諾夫自己可能也未曾預料到,此次將在大西洋的這一端終老一生。在遷居美國之後,拉赫曼尼諾夫不斷舉行演奏會,我們的演奏巨匠大部分演出的曲目都是自己編寫的作品,這是20世紀音樂史上少見的盛況。曾與他合作的指揮家包括萊納(Fritz Reiner)、史托柯夫斯基、奧曼地(Eugene Ormandy)等。他在美國樂界的地位極為崇高,就算是平日再大牌的指揮遇見他也只能對他畢恭畢敬。在這段期間,他的重要作品包括1936年《第三號a小調交響曲》及1940年的《交響舞詩》(Symphonic Dances , Op.45)等。

Rachmaninoff_31.jpg 

後期的作品雖然與中早期相較之下並不多,但卻蘊含著更深厚濃重的感情。這些作品運用了濃得化不開的俄羅斯鄉情旋律,將對祖國的思念與離鄉背井的孤獨和哀傷交織在一起。其實在60歲之時,思念故土的拉赫曼尼諾夫也曾經動念,開始計畫再返回俄羅斯。但萬萬沒想到法西斯主義狂潮突然興起,與共產主義在歐陸各地對抗而導致時局難靖,最後他只好中斷這個歸國的計畫。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爆發,美國與蘇聯同盟對抗軸心國,拉赫曼尼諾夫更關心發生在故土上的戰事,曾將音樂會的全部收入又捐贈給蘇聯國防基金會,除以本名落款外,並加上附言「來自一位俄羅斯人,對俄國人民與敵人的鬥爭中盡棉薄之力,相信最終勝利將會到來。」

1942
1943年的巡迴演奏,竟成為拉赫曼尼諾夫在人生之中的最後一次演出。在19431月間,他已經被醫生診斷出罹患胸膜炎而被要求中斷旅行回家休養,不過他仍然不以為意,固執地堅持繼續巡迴演奏的行程。但是在217於田納西大學的演奏會中,拉赫曼尼諾夫終於不支倒地。此時的他,已經回天乏術,病情沈重的被送回洛杉磯的家中。1943328,懷著對祖國故土的思念與眷戀,拉赫曼尼諾夫在遠離家鄉半個地球之外的加州比佛利山莊抱憾而終,走完了此生最後一站,距離他70歲的生日大壽僅僅差4天。

拉赫曼尼諾夫長眠之處
Rachmaninoff_06_Grave.jpg 

陸剛斯基演出拉赫曼尼諾夫《柯雷利主題變奏曲》
Rachmaninoff - Corelli variations op. 42 (Part 1/2) Nikolai Lugansky
I


II

 莫斯科愛樂管弦樂團演出《三首俄羅斯歌曲》之三
Rachmaninov "Russian Song" op.11#3,
Moscow Philharmonic Orchestra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urstring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