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chmaninoff_08.jpg 

 

深受創擊的拉赫曼尼諾夫經過幾番內心掙扎,加上莫斯科權威醫師尼古拉達爾博士(Nikolai Dahl / Никола́й Даль)施以催眠療法奏效,使他的精神耗弱病情逐漸康復,終於又重新執筆回到樂曲創作上來。進入樂曲創作年代中期(1900-1917)的拉赫曼尼諾夫,如泉湧般的樂念讓他接二連三地寫出一生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登上個人創作的高峰。

在此時期的主要作品有《第二號鋼琴協奏曲》(1901),《第三號鋼琴協奏曲》(1907),康塔塔清唱劇《春》(1902),歌劇《里米亞的佛蘭潔西卡》與《吝嗇騎士》(1904),《第二號交響曲》(1907),交響詩《死亡島》(1909),《鋼琴前奏曲集》(1902-1919),鋼琴曲集《音畫練習曲》(1911-1917),聲樂交響詩《鐘聲》(1913),無伴奏宗教合唱《約翰茲拉托烏斯特禮儀》(1910)與《通宵祈禱》(1915)等。這些在俄國革命前夕社會動盪不安氣氛下的作品,一方面帶有時代即將激烈轉變的氛圍,另一方面又有濃得化不開的抒情成分。而拉赫曼尼諾夫身為鋼琴家與指揮的雙重身分,讓他在樂壇的活動更加頻繁。他在19041906年間出任莫斯科大劇院的指揮,演出過一系列俄羅斯的經典歌劇作品,也曾指揮過莫斯科愛樂的交響曲演出,更曾在19091910年間帶團前往美國和加拿大巡迴演出。

Rachmaninoff_30.jpg 

由身心受創萎靡不振到一飛沖天登上顛峰,可以說是一個相當神奇的過程,但這一切究竟是如何發生的呢。在長久處於精神上的崩潰狀態下,使得拉赫曼尼諾夫每下愈況,他的的親戚們極為緊張,開始四處奔走求助,希望有人能挽救他被重擊而破碎的心靈。最後,他們找到著名的心理學家達爾博士,達爾博士據稱是佛洛伊德的入室弟子,擅長當年方才興起的催眠療法。達爾要求拉赫曼尼諾夫每天都必須接受診治,治療的方法是讓他坐在漆黑的房間內,於催眠狀態下給他強烈的自我暗示,利用心理建設恢復他的信心。根據根據拉赫曼尼諾夫本人的回憶︰

「我的親戚們告訴達爾博士,務必不惜一切代價治癒我,直到我能再度動筆作曲為止。達爾便問他們需要我寫哪一種類型的作品?他們告訴他,應該是一首鋼琴協奏曲,因為先前我曾答應倫敦那兒的人(指的是倫敦皇家愛樂協會Royal Philharmonic Society)要給他們一首鋼琴協奏曲,但由於我心理上的創傷而無法完成。結果是,我天天都在半睡眠的情況下躺在達爾博士研究室的躺椅上,反覆不停地聽著催眠的處方︰『你將開始創作《協奏曲》,...你的工作將會進行得非常順利,...這將是一部很完美的作品,...』語句都是相同而不間斷的。雖然聽起來不可思議,不過這樣的治療卻真的對我產生了極大的幫助。在(1901年)夏初時節,我已能夠開始試著作曲,音樂的意念與音樂體裁及素材不斷地在我腦海中湧現,其數量多到已超過創作一首協奏曲所需(這或許可以解釋第一號與之後的第二及第三號鋼琴協奏曲為何極具相似性的原因)。而到了秋天時,我已完成了行板(Andante,為第二樂章,後改為Adagio sostenuto)和終曲(Finale,第三樂章)兩樂章。」

Rachmaninoff_12_1920s.jpg 

這個過程雖然相當神奇,但就是這樣發生了,而且據拉赫曼尼諾夫自己承認,這首協奏曲的旋律,不少是他在催眠過程的夢境中所聽聞的。不管實情如何,總而言之,重拾信心的拉赫曼尼諾夫很快地完成了《第二號c小調鋼琴協奏曲》的二、三樂章,並在12月莫斯科的一場慈善音樂會舉行這部「未完成」樂曲的「首演」,而且獲得極大的成功(這次他很聰明地沒再選擇曾讓他失魂落魄的聖彼得堡舉辦首演了,哈!)。翌年春天,他完成了第一樂章中板(Moderato),並在同年1027日,由堂兄紀洛提親自上馬擔綱在莫斯科舉行整曲的首演。後來這首曲子又曾經過他小部份的修改,持續至今,受音樂家及樂迷喜愛的程度仍有增無減。

1902
4月,拉赫曼尼諾夫與表妹娜塔莉雅.薩提娜(Natalia Satina)在莫斯科結婚。義大利籍的塔莉雅亦是畢業於莫斯科音樂學院的鋼琴家。儘管拉赫曼尼諾夫曾於1916年曾與年輕歌手妮娜‧柯希茲(Nina Koshetz)發生過外遇,但兩人的婚姻關係還是一直維繫到他過世方止。此後的拉赫曼尼諾夫便在莫斯科定居從事創作、演奏等音樂事業。

Rachmaninoff_09.jpg 

此後的兩年,拉赫曼尼諾夫進入了作曲家創作生命的黃金時期。在這兩年中,《g小調大提琴與鋼琴奏鳴曲》(Op.19)、清唱劇《春》、《12首歌曲》(Op.21)、《蕭邦主題變奏曲》及十首《鋼琴前奏曲》(Op.231904出版)一一誕生。至於Op.32 13首前奏曲,則是1904年後拉赫曼尼諾夫為了效法蕭邦在半世紀前,以所有大、小調性寫成24首完整前奏曲的手法,所增補寫成的。 Op.321910年出版,已是他風格成熟之際。這三集共24首的鋼琴前奏曲,在技巧、質量上都比蕭邦的作品來得大和複雜; Op.323中還可以明顯感受到蕭邦的影響,但其後他的風格愈趨穩定。到了1907年,他創作了《第一號鋼琴奏鳴曲》。而1912年他得到一份俄國象徵主義詩人巴爾曼(Konstantin Balmont)翻譯愛倫坡(Edgar Allan Poe)的詩作,而引起了想寫一首合唱曲《鐘聲》(The bells, Op.35)的念頭。由於在莫斯科不斷有指揮和其它的工作佔去他的時間,使他無法專心作曲。 為了能心無旁鶩地創作,他帶著全家人出國,來到羅馬的斯帕那(Piazza di Spagna)租間公寓安頓下來。 這間公寓也是柴可夫斯基生前數度拜訪羅馬下榻之處──想必這點觸發了拉赫曼尼諾夫作曲的靈感。《鐘聲》的大部份在此完成,而全曲則在 1913 年夏天在俄國艾凡諾卡(Ivanovka)的莊園完成,並於同年1130在聖彼得堡首演,是拉赫曼尼諾夫自認最優秀的作品。與《鐘聲》同時期完成的還有另一首《第二號B大調鋼琴奏鳴曲》。

Rachmaninoff_35.jpg 

除了作曲,他的演出與指揮的邀約亦未曾間斷。1904拉赫曼尼諾夫出任莫斯科大劇院指揮,不過到了19063月,卻出於政治因素導致他被解職,於是他便前往義大利散心直到7月。之後3年,他都在德國的德勒斯登過冬專事作曲,夏天則返回自己位於艾凡諾卡的莊園與家族團聚避暑。除了在莫斯科擔任過指揮工作外,拉赫曼尼諾夫還帶團前往歐洲與美國、加拿大等地巡迴演出。1909年他在紐約自己彈鋼琴,首演他同年創作的《d小調鋼琴協奏曲》(Op.30),受到當地極熱烈的歡迎。他創作的鋼琴樂曲非常適合自己那雙碩大無比的手來演奏,但對一般人來說,這樣的樂曲因為需要雙手高度的伸展,也需要精湛的技巧,表現起來也更為艱深不易。但這就是拉赫曼尼諾夫鋼琴樂曲的精髓,亦是其獨特風格之所在了。

威森柏格與卡拉揚演出拉赫曼尼諾夫《第二號鋼琴協奏曲》
Rachmaninov - piano concerto No.2 /1, Alexis Weissenberg and Herbert von Karajan
I

II

III 

IV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urstring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