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譽全球的小提琴家慕特已經抵達台灣囉,將從今天開始,一連舉辦4場公開演出與1場大師研習,嘉惠台灣古典音樂愛好者與莘莘學子們,活動盛大,實在足感心啊…因此,我們特別從今天起推出慕特週的專題,來熱烈歡迎慕特喔。
小提琴女神安‧蘇菲‧慕特
安‧蘇菲慕特(Anne-Sophie Mutter)於1963年6月29日出生於德國巴登州萊茵菲登,5歲開始學習鋼琴,後來轉習小提琴,曾先後師事額娜‧洪尼伯格(Erna Honigberger)與艾達‧史都基(Aida Stucki)。
才華洋溢的她,馬上嶄露頭角,很快就獲得了很多獎項,引起藝術界的注意。13歲的時候,指揮皇帝卡拉揚(Herbert von Karajan)就邀請她和柏林愛樂管弦樂團共同演奏。1977年,年方14歲的她首次登上薩爾斯堡音樂節的舞台,伴奏的是英國室內樂團,指揮者則為另一位著名的指揮家丹尼爾‧巴倫波因(Daniel Barenboim)。
到了15歲,穆特就在卡拉揚的指揮下,錄製了她生平第一張唱片,與柏林愛樂管弦樂團合作錄製莫扎特的第三、五小提琴協奏曲。那一年她就被被媒體評列為年度藝術家。
1980年,她和紐約愛樂及祖賓·梅塔(Zubin Mehta)一起進行了她的美國首演。1985年,在她22歲的時候,她已成為倫敦皇家音樂院(Royal Academy of Music)的榮譽院士與國際小提琴部的首席。1988年,她華麗的展開加拿大和美國的巡演,第一次在紐約卡奈基音樂廳演奏。1998年她在(Lambert Orkis)的鋼琴伴奏下,完成了貝多芬小提琴奏鳴曲的演出以及全套CD和DVD的錄製,這套演出至今已在全球許多國家的電台與電視台都公開播映過。
儘管慕特是以在古典音樂上的成就而聞名於世,但是她在現代音樂的表現也同樣令人讚嘆,很多現代音樂家都曾特別為她量身打造全新的作品,如彭德雷茨基(Krzysztof Penderecki)的《第二小提琴協奏曲》和里姆(Wolfgang Rihm)的《時間聖歌》等。而她曾獲得的獎項更是不勝枚舉,其中也包括數座葛萊美獎。目前慕特使用的小提琴,包括兩把史特拉第瓦里名琴-1703年製的愛米蓮尼(Emiliani)與1710年製的杜恩-拉汶‧史特拉第瓦里(Lord Dunn-Raven Stradivarius)與一把2005年特製的雷嘎利(Regazzi)。
2006年10月,慕特曾在法國電視台的訪談中,令人震撼的表露出她將在年屆45歲之際,也就是2008年時要退出樂壇的消息。還好在數個月之後,她說當時這番話只是一場誤解,只要她還能「帶給大家更多新元素、更為重要與更為多元的音樂演出」,她就會繼續演奏下去。也還好,慕特馬上就收回她想要退休的意願,因此我們今天才能在台灣繼續欣賞到慕特的華美演出呢。
13歲的穆特與卡拉揚指揮的柏林愛樂共演實況
Anne-Sophie Mutter at 13 with Herbert Von Karajan